以錐飡壼
成語拼音
- yǐ zhuī cān kǔn
以錐飡壼成語解釋
- 用錐子到壺裏取東西喫。比喻達不到目的。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即便面對複雜的局面,他依然勇往直前,絲毫不顧及自己是以錐飡壼,最終導致了難以挽回的損失。
成語故事
-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有一個名叫趙括的年輕人,出生於趙國的貴族家庭。他自幼聰慧,熟讀兵書,對兵法戰略侃侃而談,每每與人談論軍事,總能說得頭頭是道,令人讚歎不已。
趙括的名聲逐漸在趙國傳播開來,許多人都認爲他是一位軍事奇才。然而,趙國的老將廉頗卻對趙括不以爲然。廉頗身經百戰,深知戰爭的殘酷與複雜,他認爲趙括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的作戰經驗。
當時,秦國對趙國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廉頗率領趙軍與秦軍對峙,他採取了以守爲攻的策略,堅守陣地,試圖拖垮秦軍。然而,趙王卻對廉頗的戰術感到不滿,認爲他太過保守,遲遲不能取得勝利。
就在此時,趙括主動請纓,稱自己能夠打敗秦軍,爲趙國取得勝利。趙王聽信了趙括的豪言壯語,決定任命他爲將軍,取代廉頗。
趙括上任後,立即改變了廉頗的戰術,他按照自己從兵書中所學的理論,大規模地調動軍隊,主動出擊。但他卻沒有考慮到實際的戰場情況,以及秦軍的強大實力。
結果,趙括的軍隊在與秦軍的交鋒中一敗塗地。趙軍損失慘重,無數士兵戰死沙場,趙國也因此陷入了更加危險的境地。
這就如同“以錐飡壼”,用錐子到壺裏取東西喫,方法不當,必然無法達到目的。趙括空有理論知識,卻不懂得靈活運用,不瞭解實際情況,最終導致了慘痛的失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複雜的問題和挑戰時,不能僅僅依靠書本知識和理論,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應對,否則就會像趙括一樣,落得個悲慘的結局。同時,也警示我們在評價一個人或一件事時,不能僅僅被表面的言辭和表象所迷惑,要深入瞭解其實質和能力。
以錐飡壼-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