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前筆後
成語拼音
- yì qián bǐ hòu
意前筆後成語解釋
- 指先構思成熟,然後下筆,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現。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進行文學創作時,作者應當先深思熟慮,構思好框架和情節,然後再動筆書寫,如此方能做到意前筆後,使作品更具深度和邏輯性。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書法藝術領域,有一位名叫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的傳奇人物。
王羲之,這位書法大家,其書法技藝精湛,風格獨特,備受世人推崇。而他的兒子王獻之,自幼便在父親的薰陶下,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
王獻之勤奮刻苦,日夜臨池學書,期望能夠達到甚至超越父親的書法成就。然而,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也曾經歷過迷茫與困惑。
有一次,王獻之在完成一幅書法作品後,自覺頗爲滿意,便拿去給父親王羲之點評。王羲之看後,並未立刻表態,只是在其中一個字上點了一點。王獻之不明所以,又拿着這幅字去給母親看,並詢問母親自己的書法水平如何。母親仔細端詳後,說道:“吾兒寫盡三缸水,唯有一點像羲之。”
王獻之聽後,深受觸動,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書法之路。他意識到,自己之前在創作時,往往只是憑藉一時的靈感和衝動,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他明白了書法創作不能僅僅依靠直覺和即興發揮,更需要在動筆之前就對整個作品的佈局、結構、筆勢等有清晰的構思和規劃。
於是,王獻之更加勤奮地練習,不斷地琢磨和領悟書法的真諦。他逐漸學會了在創作之前,先在心中構想出作品的全貌,思考每一個筆畫的走向和力度,做到意前筆後。
經過多年的努力,王獻之的書法技藝終於有了質的飛躍。他的作品不僅筆法嫺熟,而且氣韻生動,獨具一格。他的成功,離不開他對意前筆後的深刻理解和實踐。
正如古人所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書法創作中,只有先有了成熟的構思和立意,才能在筆下展現出精彩絕倫的作品。王獻之的故事也告訴我們,無論是在藝術創作還是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們都應該學會在行動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思考,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意前筆後-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