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之辱
成語拼音
- yú cì zhī rǔ
榆次之辱成語解釋
- 用以指無故受辱之典。
典故出處
- 《史記·刺客列傳》荊軻嘗遊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
成語典故
- 性既遲緩,與人無傷,雖出胯下之負,榆次之辱,不知貶毀之於己,猶蚊虻之一過也。★《後漢書·孔融傳》
成語造句
- 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裏,他飽經滄桑,遭遇了種種不公,竟體會到了榆次之辱般的痛苦和無奈。
成語故事
-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有一個名叫張儀的人,他心懷大志,渴望在這亂世之中一展抱負。
張儀出生於普通人家,但他聰慧過人,勤奮好學,尤其對縱橫之術頗有研究。然而,他的才華在起初並未得到賞識,反而遭遇了諸多挫折。
一次,張儀前往魏國謀求官職,卻被拒之門外。他並未氣餒,轉而前往楚國,希望能在楚國找到施展才華的機會。在楚國,張儀投靠在楚國令尹門下,起初令尹對他還算客氣,讓他參與一些事務。
然而,好景不長。有一天,令尹在家中設宴,張儀也在受邀之列。宴會上,令尹的一塊珍貴玉璧不翼而飛。衆人紛紛猜疑,目光竟都落在了張儀身上。只因其出身貧寒,被認爲最有可能行盜竊之事。
令尹不分青紅皁白,便令人將張儀拿下,嚴刑拷打,逼他交出玉璧。張儀堅決否認,可那令尹卻不聽辯解,張儀被打得遍體鱗傷。最終,因實在找不到證據,張儀才被釋放。
遭受如此冤屈和酷刑,張儀滿心悲憤。他拖着傷痕累累的身體回到家中,妻子見他這般模樣,心疼不已,說道:“若你不四處奔走,謀求功名,怎會遭此大難?”張儀卻張開嘴巴問妻子:“我的舌頭還在嗎?”妻子含淚回答:“在。”張儀說道:“只要舌頭在,我就有希望,終有一日能洗刷今日這榆次之辱。”
後來,張儀輾轉來到秦國。憑藉着自己的卓越才華和雄辯之術,得到了秦惠王的賞識和重用。他在秦國大展拳腳,提出了一系列精妙的策略,幫助秦國在諸侯爭霸中逐漸佔據優勢。
而曾經冤枉他、羞辱他的楚國,最終也因張儀的謀略而陷入困境。張儀以其智謀,報了當年在楚國所受的榆次之辱,成就了一番流傳千古的傳奇。
這便是“榆次之辱”的故事,它告訴世人,一時的屈辱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只要心懷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終能迎來轉機,一雪前恥。
榆次之辱-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