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危
成語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wēi
鷸蚌相危成語解釋
- 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典故出處
- 北齊·魏收《爲東魏檄梁文》鷸蚌相危,我乘其弊。”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複雜的商業競爭中,各方勢力常常如同鷸蚌相危,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卻忽略了潛在的危機。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廣袤的溼地,這裏水草豐美,是衆多生物的棲息之所。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一隻鷸鳥正在溼地中覓食。它有着細長的腿和尖銳的長嘴,動作敏捷,時刻準備捕捉獵物。此時,一隻河蚌正悠閒地在淺灘處享受着陽光。鷸鳥看準時機,猛地衝過去,想用它的長嘴啄住河蚌的肉。河蚌察覺到危險,迅速合上蚌殼,緊緊夾住了鷸鳥的長嘴。
鷸鳥拼命掙扎,想要掙脫河蚌的束縛,然而河蚌緊緊夾住絕不鬆開。鷸鳥生氣地對河蚌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曬死。”河蚌也不甘示弱地迴應道:“今天你的嘴拔不出去,明天你的嘴拔不出去,你就會餓死。”它們兩個互不相讓,僵持在那裏。
此時,一位漁夫恰巧路過。他看到鷸蚌相持不下的情景,心中大喜。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鷸鳥和河蚌一起捕獲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想起了歷史上許多類似的場景。在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常常爲了爭奪土地和資源而相互攻伐,互不相讓。例如,秦國和趙國爲了爭奪上黨之地,展開了長平之戰。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資源,戰爭陷入了膠着狀態。然而,最終秦國憑藉其強大的國力和戰略,取得了勝利。但這場戰爭也使得趙國國力大損,秦國自身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鷸蚌相危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利益衝突時,如果雙方都固執己見,互不相讓,往往會讓第三方坐收漁翁之利。我們應當學會以和爲貴,通過協商和妥協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爭鬥,否則最終可能會兩敗俱傷,讓他人得利。
鷸蚌相危-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