贓污狼藉
成語拼音
- zāng wū láng jí
贓污狼藉成語解釋
- 指貪污受賄,行爲不檢,名聲敗壞。
典故出處
-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污狼藉。”
成語典故
- 中書舍人於尹躬,其弟皋謨,贓污狼藉。★唐白居易《敗於尹躬洋州刺史制》
成語造句
- 他爲官多年,背地裏做盡壞事,最終落得個聲名掃地,其罪行被揭露後,真可謂是贓污狼藉。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繁華城鎮,有一位名叫趙謙的官員。趙謙出身貧寒,自幼勤奮好學,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才華,終於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步入了仕途。
起初,趙謙懷着一腔報國爲民的熱忱,爲官清廉公正,深受百姓的愛戴和上司的賞識。他積極改革弊政,爲百姓謀福祉,解決了許多困擾民衆多年的難題。城鎮在他的治理下,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趙謙的心態逐漸發生了變化。他開始被權力和財富所迷惑,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一次偶然的機會,趙謙結識了一位富商。這位富商爲了獲取更多的商業利益,對趙謙百般奉承,不斷地送上珍貴的禮物和鉅額的錢財。趙謙起初還能堅守底線,拒絕這些賄賂。但在富商的軟磨硬泡和糖衣炮彈的攻擊下,他最終沒能抵擋住誘惑,收下了第一筆賄賂。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趙謙逐漸陷入了貪污受賄的泥潭無法自拔。他利用手中的權力爲富商們謀取不正當的利益,打壓競爭對手,甚至不惜篡改律法,顛倒黑白。
他的所作所爲引起了一些正直官員的不滿和質疑,但是趙謙卻利用自己的權勢打壓這些反對的聲音,使得整個官場烏煙瘴氣。
百姓們的生活也因爲趙謙的貪污腐敗而變得苦不堪言。曾經繁榮的城鎮變得蕭條冷落,民不聊生。
終於,朝廷收到了衆多關於趙謙的舉報和彈劾。朝廷派遣了一位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欽差大臣前來調查。經過一番深入的調查和取證,趙謙貪污受賄、違法亂紀的罪行被一一揭露。他所貪污的財物堆積如山,罪行可謂贓污狼藉,令人觸目驚心。
最終,趙謙被繩之以法,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他的家族也因此蒙羞,曾經的榮耀和風光一去不復返。
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爲官者應當堅守初心,秉持公正廉潔,切不可被權力和財富所迷惑,否則必將落得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下場。正如古人云:“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只有清正廉潔,才能贏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才能實現真正的長治久安。
贓污狼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