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作矯揉
成語拼音
- zào zuò jiǎo róu
造作矯揉成語解釋
- 猶言矯揉造作。
典故出處
- 郭沫若《女神·春蠶》蠶兒呀,你的詩可還是出於有心?無意?造作矯揉?自然流瀉?”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的表演風格總是顯得過於刻意,給人一種造作矯揉的感覺,完全沒有自然流露的真情實感。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朝代,有一位名叫趙文的書生。趙文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但他自幼聰慧,心懷大志,渴望通過讀書考取功名,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
趙文憑藉着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鄉里的私塾中表現出色,備受先生的稱讚。隨着年歲的增長,他決定離開家鄉,前往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初到京城,趙文被這裏的繁華和熱鬧所震撼,但他也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他租住在一間簡陋的小屋中,日夜苦讀。
然而,在與其他考生的交流中,趙文漸漸迷失了自我。他發現許多考生不僅才華出衆,而且善於交際,能說會道,在各種場合都能如魚得水。趙文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太過質樸,擔心無法在衆多考生中脫穎而出。
於是,他決定改變自己。他不再專注於學問的鑽研,而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模仿那些善於交際之人的言行舉止。他刻意地去迎合他人的喜好,說話時故意拐彎抹角,姿態也變得扭捏作態。
在一次文人聚會中,趙文想要展示自己的“新形象”。他言辭華麗,卻空洞無物,舉止誇張,顯得極不自然。原本以爲這樣能夠吸引衆人的目光,獲得讚賞,然而,結果卻適得其反。在場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學究,他看到趙文如此造作矯揉,不禁搖頭嘆息道:“學問之道,在於真誠與質樸,刻意爲之,只會迷失自我,失去本心。”
趙文聽到這番話,如遭雷擊,頓時醒悟過來。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此摒棄了那些虛假的做作,重新迴歸到對學問的專注和對自身真實的追求。最終,他憑藉紮實的學問和真誠的態度,在科舉考試中高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做事應保持真實和質樸,切勿爲了迎合他人而造作矯揉,否則只會迷失方向,失去自我的價值。
造作矯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