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甲李乙
成語拼音
- zhāng jiǎ lǐ yǐ
張甲李乙成語解釋
- 猶言張三李四。
典故出處
- 漢·張奐《誡兄弟書》不自克責,反雲張甲謗我,李乙怨我,我無是過,爾亦已矣。”三國·魏·曹操《與王修書》張甲李乙,尚猶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優之效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個繁忙的城市中,人們來來往往,有像張三那樣爲夢想努力拼搏的,也有像李四這般安於現狀的,真可謂張甲李乙,各有不同。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戶人家,分別姓張和姓李。
張家是當地的大戶,家境殷實,家中子弟衆多。然而,張家族人雖多,卻良莠不齊。有的勤奮努力,爲人正直善良;有的則遊手好閒,整日惹是生非。
李家則是普通的平民家庭,家中子女皆勤勞本分。雖然生活不富裕,但一家人團結和睦,其樂融融。
有一年,小鎮遭遇了旱災,糧食收成銳減。爲了幫助百姓度過難關,官府決定開倉放糧。然而,在放糧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混亂。
張家的一些不肖子弟,企圖在放糧時多佔份額,欺壓其他百姓。而李家的人則老老實實,按照規定領取糧食。
有一天,官府接到舉報,說有人在放糧過程中作弊。於是,縣令親自前來調查。經過一番明察暗訪,發現竟然是張家的幾個子弟在搗鬼。
縣令大怒,當即下令嚴懲不貸。張家的長輩們得知此事後,既羞愧又無奈,紛紛表示一定會對這些不肖子弟嚴加管教。
而李家因爲一直安分守己,受到了縣令的讚揚。
此事過後,小鎮上的人們在談論此事時,常常會說:“就像張家和李家一樣,人各有別,不能一概而論。”久而久之,便有了“張甲李乙”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況和表現,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
在歷史的長河中,類似“張甲李乙”的情況屢見不鮮。例如在三國時期,蜀漢的將領們性格各異,能力也各有千秋。關羽忠勇無比,但有時過於自負;張飛勇猛粗獷,卻性子急躁。而趙雲則智勇雙全,行事穩重。他們雖然同爲蜀漢的將領,但每個人的特點和表現都不盡相同。
又如在唐朝的文壇上,李白豪放飄逸,杜甫沉鬱頓挫,白居易則通俗易懂。他們各自有着獨特的風格,不能簡單地用同一種標準來衡量。
所以,我們在看待人和事物時,要避免一概而論,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充分認識到“張甲李乙”的多樣性。
張甲李乙-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