綈袍之義
成語拼音
- tì páo zhī yì
綈袍之義成語解釋
- 比喻不忘舊日的交情。
典故出處
- 唐·高適《詠史》詩:“尚有綈袍贈,應念範叔寒。”
成語典故
- 范雎隨魏國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須賈懷疑他通齊,回國後報告魏相。范雎含冤被打傷,改名張祿逃到秦國當上宰相。後來須賈出使秦國,范雎扮作窮人去見他。須賈見狀就送他一件綈袍,待發現他是秦相時嚇得一再謝罪。范雎沒有殺他。
成語造句
- 他一直銘記着朋友當年對他的幫助,這份情誼猶如綈袍之義,讓他始終心懷感激。
成語故事
- 在漢朝時期,有一個名叫范雎的人。他原本是魏國的謀士,但卻遭到了魏國丞相魏齊的殘酷迫害。
范雎才華出衆,卻因被人誣陷而幾乎喪命。他歷經艱難險阻,最終逃到了秦國。在秦國,他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謀略,得到了秦昭王的重用,成爲了秦國的重要大臣。
時光流轉,魏國得知了范雎在秦國的地位和權勢,心中十分惶恐。魏國害怕范雎會因爲過去的恩怨而報復魏國,於是派遣使者前往秦國,希望能夠緩和與秦國的關係。
使者來到秦國後,拜見了范雎。范雎見到魏國使者,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自己曾經在魏國所遭受的種種不公和苦難,心中的仇恨難以平息。然而,就在這時,范雎注意到使者身上穿着一件破舊的綈袍。這件綈袍讓他想起了自己曾經的一個故人。
在范雎還未發跡之時,有一個名叫須賈的人,他雖與范雎有過一些交集,但也曾對范雎有過一些善舉。范雎看到那件綈袍,便猜測是須賈所贈。他心中的仇恨在這一刻有了一絲鬆動,他想到了須賈曾經對自己的那一點點情義。
范雎最終決定放下過去的恩怨,不再追究魏國曾經對他的迫害。他對使者說:“因爲這件綈袍,我願意原諒魏國。”這便是“綈袍之義”的由來。
這個故事被後世廣爲傳頌,它展現了人性中的複雜與善良。范雎雖然經歷了巨大的痛苦和磨難,但在面對故人的一點情義時,他仍然能夠放下仇恨,展現出了寬容和大度的一面。這也提醒着人們,在生活中要珍惜那些曾經給予自己幫助和溫暖的人,即使在面對巨大的恩怨和衝突時,也不要忘記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情義的力量,即使是一件小小的綈袍,也可能在關鍵時刻改變一個人的決定,化解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如《詩經》中所云:“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爲好也。”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往往能夠產生深遠的影響,成爲連接彼此的重要紐帶。在歷史的長河中,“綈袍之義”成爲了一個經典的典故,不斷激勵着人們以寬容和善良的心去對待他人。
綈袍之義-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