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論世

成語拼音

zhī rén lùn shì

知人論世成語解釋

原指了解一個人並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現也指鑑別人物的好壞,議論世事的得失。

典故出處

《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成語典故

不過倘要研究文學或某一作家,所謂知人論世”,那麼,足以應用的選本就很難得。★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

成語造句

我們在評價一位歷史人物時,不能脫離當時的社會背景,而應該知人論世,全面客觀地進行分析。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的人物和事件如繁星般璀璨,而其中關於“知人論世”的故事更是引人深思。 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鄒忌的齊國大臣。鄒忌身材修長,容貌俊美。一天清晨,他穿戴整齊,對着鏡子打量自己,然後問他的妻子:“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俊美?”他的妻子毫不猶豫地回答:“您美極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鄒忌不太相信,又去問他的小妾,小妾同樣說:“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 第二天,有客人來訪,鄒忌與客人交談時又問了這個問題,客人也說鄒忌更俊美。然而,過了幾日,徐公親自前來拜訪,鄒忌仔細端詳徐公,自愧不如。他在夜晚反覆思考這件事,最終恍然大悟。 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道:“我的妻子認爲我美,是偏愛我;小妾認爲我美,是懼怕我;客人認爲我美,是有求於我。如今齊國地域遼闊,宮中的嬪妃和近臣,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的大臣,沒有不懼怕大王的;國內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可見,大王您受到的矇蔽實在太深了!” 齊威王聽後,深以爲然,於是下令:“能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受上賞;能上書勸諫我的,受中賞;能在公共場所議論我的過失,並傳到我耳朵裏的,受下賞。”命令剛下達時,羣臣紛紛進諫,門庭若市。幾個月以後,還不時地有人偶然進諫。一年以後,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齊國在齊威王的治理下,政治清明,國力強盛。鄒忌通過自身的經歷,以小見大,讓齊威王明白了“知人論世”的道理。不能僅憑他人的言語來判斷是非,而要了解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和背景,綜合各種因素來評價。同時,作爲君主,更要廣開言路,瞭解民生,才能治理好國家。 回顧歷史,許多君主因爲不能知人論世,而導致國家衰敗。例如,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好大喜功,不體恤民情,不能正確瞭解當時的社會狀況和百姓的需求,最終導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亂。 而那些能夠知人論世的君主,往往能成就一番偉業。唐太宗李世民虛心納諫,任用賢臣,深知百姓疾苦,開創了“貞觀之治”,使唐朝走向繁榮昌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會知人論世。與人交往時,不盲目輕信,要通過觀察和了解對方所處的環境、經歷等,全面地認識一個人。看待事物時,也要考慮到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避免片面和主觀的判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準確地認識世界,做出明智的決策。

知人論世-成語圖片

知人論世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