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微知彰
成語拼音
- zhī wēi zhī zhāng
知微知彰成語解釋
- 微細小。彰明顯。既瞭解細小的萌芽狀態,又瞭解發展起來後的顯着特徵。形容瞭解事物發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複雜的案件調查中,經驗豐富的偵探能夠從細微的線索入手,最終理清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真正做到知微知彰。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物因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深遠的智慧而名垂青史。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故事,便是關於“知微知彰”這一智慧的展現。
在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在一個名爲衛國的小國,有一位名叫子思的智者。
子思雖然身處小國,但他對天下局勢的觀察卻極爲細緻入微。有一次,衛國國君決定與鄰國趙國結盟,共同對抗強大的秦國。衛國的大臣們大多爲此舉歡呼雀躍,認爲這是衛國崛起的絕佳機會。然而,子思卻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
他在國君面前進諫道:“陛下,此事看似是我們衛國的一次機遇,但實則隱藏着巨大的危機。”國君不解,問道:“何以見得?”子思分析道:“如今趙國看似強大,與我們結盟對抗秦國。但趙國此舉,未必是真心爲了我們衛國的利益,或許只是想借助我們的力量來削弱秦國,一旦局勢有變,趙國很可能會爲了自身利益而拋棄我們。再者,秦國實力雄厚,我們與之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此乃知微之見。”
國君聽後,心中有所動搖,但仍不願放棄這次結盟的機會。子思繼續說道:“陛下,倘若我們執意結盟,即便在短期內能夠獲得一些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必然會引起秦國的強烈報復。屆時,衛國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這便是知彰之慮。”
國君最終被子思的言辭所打動,放棄了與趙國的結盟。不久之後,正如子思所料,趙國在與秦國的交鋒中失利,爲了自保,果斷拋棄了衛國。而衛國因爲沒有捲入這場紛爭,得以保存實力,繼續在亂世中艱難生存。
子思憑藉着知微知彰的智慧,洞察到了事物表面背後隱藏的真相和趨勢,從而爲衛國避免了一場滅頂之災。這也告訴我們,在面對複雜的局勢和選擇時,我們應當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判斷力,既要看到細微之處的端倪,又能預見到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如此方能做出明智的決策,趨利避害,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
知微知彰-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