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求無度

成語拼音

zhū qiú wú dù

誅求無度成語解釋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典故出處

《舊唐書·於頴傳》擅興全師,僭爲正樂,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殺戮不辜,誅求無度,臣故定諡爲厲。”

成語典故

洋人本性貪劣,誅求無度,這點你心裏要清楚。★唐浩明《曾國藩第二部·野焚》第五章三

成語造句

某些官員在任期間,大肆斂財,對百姓誅求無度,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處。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某個王朝,天下初定,百姓們都渴望着能夠過上安穩太平的日子。然而,新登基的皇帝卻被權力衝昏了頭腦,變得貪婪無度。 這位皇帝身邊圍繞着一羣阿諛奉承的奸臣,他們爲了迎合皇帝的私慾,不斷地出謀劃策,搜刮民脂民膏。起初,只是增加了一些賦稅,百姓們雖然感到壓力增大,但爲了國家的穩定,也都默默承受着。 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皇帝的慾望愈發膨脹,對財富的需求越來越大。他不顧百姓的死活,一味地要求各級官員加大徵收賦稅的力度。地方官員爲了完成任務,對百姓誅求無度,手段極其殘酷。 許多百姓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被迫流落街頭;一些商戶也因無法承受沉重的賦稅而破產倒閉。原本繁榮的市井變得蕭條冷落,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有一位正直的大臣,名叫李忠。他看到國家如此景象,心中悲憤不已。於是,他冒死進諫,向皇帝陳述百姓的苦難,懇請皇帝停止這種無休止的誅求。然而,皇帝早已聽不進忠言,反而怒斥李忠危言聳聽,將他打入大牢。 百姓們的憤怒終於如同火山一般爆發了。在一位有識之士的帶領下,各地紛紛起義,反抗朝廷的暴政。起義軍的聲勢越來越大,朝廷的軍隊節節敗退。 此時,皇帝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爲時已晚,王朝的根基已經動搖,再也無法挽回敗局。最終,這個曾經輝煌的王朝在百姓的憤怒和反抗中土崩瓦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統治者若對百姓誅求無度,必將失去民心,導致國家的滅亡。只有以民爲本,施行仁政,才能長治久安,開創盛世。

誅求無度-成語圖片

誅求無度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