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人先鞭

成語拼音

zhuó rén xiān biān

着人先鞭成語解釋

比喻做事情比別人搶先一步。

典故出處

《晉書·劉琨傳》與范陽祖逖爲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他總是積極探索,不斷進取,結果總是能夠着人先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東晉時期,政治局勢複雜,各方勢力角逐。有兩位出身名門的青年才俊,分別是祖逖和劉琨。 祖逖和劉琨自幼相識,皆是胸懷大志、渴望爲國效力之人。他們一同被家族寄予厚望,送入京城求學,以期將來能在仕途上有所作爲,爲家族爭光,爲國家謀福祉。 當時的東晉,外有強敵環伺,內部也矛盾重重。祖逖和劉琨目睹國家的困境,心中憂慮不已。他們深知,若要改變這一局面,必須自身具備過人的才能和堅定的意志。 於是,在京城的日子裏,他們兩人勤奮學習,日夜苦讀經典,研討兵法,不斷提升自己的見識和能力。然而,僅僅依靠書本上的知識遠遠不夠。爲了鍛鍊自己的體魄和意志,他們決定每天清晨早起習武練劍。 每一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照破黑暗,祖逖和劉琨就已經起身。他們來到庭院中,迎着微涼的晨風,揮舞着手中的劍,一招一式,力求精準有力。汗水溼透了他們的衣衫,但他們的眼神中始終充滿着堅定和執着。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兩人的武藝日益精湛,學識也愈發淵博。然而,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滿足,反而更加刻苦努力。 有一天,祖逖在睡夢中突然被一陣雞鳴聲驚醒。他睜開眼睛,看到窗外依舊是一片漆黑。但他心中卻涌起一股強烈的衝動,他立刻叫醒了劉琨,說道:“此非惡聲也。”意思是,這雞鳴聲並非是令人厭惡的聲音,而是在催促我們更加勤奮努力。劉琨聽後,深表贊同。 從此,每當雞鳴聲響起,祖逖和劉琨就立即起身,開始新一天的學習和鍛鍊。他們以這種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決心,不斷超越自我,時刻準備着爲國家效力。 後來,祖逖率先得到機會,率領軍隊北伐,力圖收復失地。他的英勇和果斷,讓敵軍聞風喪膽。劉琨則在後方堅守,爲祖逖提供支援和保障。 祖逖和劉琨的故事,成爲了當時人們傳頌的佳話。他們的努力和進取精神,正是“着人先鞭”的生動體現。他們以實際行動證明,只有時刻保持警醒,搶先一步努力奮鬥,才能在機遇來臨時,抓住機會,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而這種精神,也激勵着後世無數的仁人志士,爲了國家和民族的繁榮富強,奮勇前行。

着人先鞭-成語圖片

着人先鞭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