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賣自誇
成語拼音
- zì mài zì kuā
自賣自誇成語解釋
- 誇誇贊。自己賣的東西自己誇好。比喻爲自己吹噓。
典故出處
- 楊嘯《大字報》這是我出的大字報呵!那不成了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了嗎?”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的產品並沒有多出色,可他卻不停地介紹,那模樣簡直就是自賣自誇。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繁華城鎮裏,有一位名叫李三的商販。李三以販賣各種手工藝品爲生,他的攤位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物品,有精美的木雕、別緻的竹編和絢麗的刺繡。
然而,儘管他的手藝還算不錯,可生意卻一直不溫不火。這讓李三感到十分苦惱,他苦思冥想,試圖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的生意興隆起來的辦法。
有一天,李三在街頭偶然聽到了兩位顧客的對話。其中一位顧客說:“我真不知道該買哪家的東西,感覺都差不多。”另一位顧客則回答:“那當然是選賣家會吆喝、會介紹自家東西好的那家啦。” 李三聽了這番話,猶如醍醐灌頂,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回到攤位後,李三決定改變以往沉默等待顧客主動詢問的方式,開始主動向過往的行人誇讚自己的商品。他大聲吆喝着:“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來看看我這精美的木雕,這可是用上等的木材,經過我精心雕琢而成,圖案栩栩如生,工藝精湛無比。還有這竹編,結實耐用,樣式新穎,別處可買不到這麼好的!”
一開始,確實有一些行人被他的吆喝聲吸引過來,好奇地觀看他的商品。可漸漸地,人們發現李三對自己的東西誇讚得太過誇張,甚至有些言過其實。比如一個小小的木雕瑕疵,他卻能說成是獨特的設計;一個不太牢固的竹編,他硬說是能用上好幾年。
時間一長,大家都知道了李三是個自賣自誇的商販,對他的話不再相信。原本因爲好奇而來的顧客也逐漸減少,他的生意變得更加冷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推銷自己的產品或才能時,應當實事求是,憑藉真正的品質和價值去吸引他人。過度的自賣自誇,不僅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認可,反而可能會讓人產生反感和懷疑。就如同《論語》中所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真正的優秀,應當是通過實際行動和成果展現出來,而非靠空洞浮誇的言辭。李三的自賣自誇,最終讓他嚐到了苦果,也成爲了這個城鎮中一個被人引以爲戒的反面例子。
自賣自誇-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