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

成語拼音

wèi yǔ chóu móu

未雨綢繆成語解釋

綢繆:緊密纏縛。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典故出處

《詩經·豳風·鴟號》:“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成語典故

1. 武王滅紂後,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監視殷遺民,號三監。武王薨,成王年幼繼位,由叔父周公輔政,致三監不滿。管叔等散佈流言,謂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周公爲避嫌疑,遠離京城,遷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與殷紂王之子武庚勾結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收殷餘民。周公平亂後,遂寫一首《鴟鴞》詩與成王。其詩曰: “趁天未下雨,急剝桑皮,拌以泥灰,以縛門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詩有諷諫之意,望成王及時制定措施,以止叛亂陰謀。成王雖心中不滿,然未敢責之。  2. “詩經”中有一篇標題爲“鴟鴞”的詩,描寫一隻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鳥,仍然在辛勤的築巢,其中有幾句詩:“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說:趁着天還沒有下雨的時候,趕快用桑根的皮把鳥巢的空隙纏緊,只有把巢堅固了,纔不怕人的侵害。  後來,大家把這幾句詩引伸爲“未雨綢繆”,意思是說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事先準備,以免臨時手忙腳亂。

成語造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養成儲蓄的習慣,這也是一種未雨綢繆的做法,以便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有足夠的資金應對。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叫宋文公的君主。宋文公爲人聰明睿智,善於思考和謀劃。 當時,宋國面臨着諸多的挑戰和危機。周邊的諸侯國時常對宋國虎視眈眈,企圖侵犯其領土。宋文公意識到,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一旦戰爭爆發,宋國將會陷入極大的困境。 於是,宋文公開始未雨綢繆。他大力發展農業,鼓勵百姓耕種,增加糧食儲備,以確保在戰爭時期有足夠的食物供應。同時,他加強軍事訓練,招募優秀的將領,打造精銳的軍隊,提升宋國的軍事實力。 不僅如此,宋文公還積極開展外交活動。他與一些友好的諸侯國建立聯盟,互相支持和幫助,以增強宋國在諸侯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此外,他還注重國內的治理,改善民生,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使百姓對國家更加忠誠和擁護。 有一次,鄰國果然發動了對宋國的戰爭。但是,由於宋文公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宋國的軍隊在戰場上表現得十分英勇,頑強抵抗敵人的進攻。百姓們也積極支持戰爭,紛紛爲軍隊提供物資和幫助。 最終,宋國成功地抵禦了鄰國的侵略,保衛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宋文公的未雨綢繆。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有遠見的領導者都懂得未雨綢繆的重要性。他們在和平時期就積極做好各種準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和挑戰。正如《詩經·豳風·鴟鴞》中所說:“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只有提前做好規劃和準備,才能在困難和危險來臨時從容應對,確保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與穩定。而那些不懂得未雨綢繆的人,往往會在危機面前措手不及,導致嚴重的後果。宋文公的故事,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讓我們明白未雨綢繆的智慧和價值。

未雨綢繆-成語圖片

未雨綢繆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