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

成語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背水一戰成語解釋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典故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成語典故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  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爲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紮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拼死奮戰。這是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爲何明知故犯?”韓信笑着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成語造句

在這場關鍵的比賽中,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戰,全力以赴去爭取勝利。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充分展現了“背水一戰”的精神與力量。 那是在楚漢相爭的時期,劉邦命韓信率軍攻打趙國。當時,趙國集結了大量兵力,準備迎擊韓信的軍隊。韓信深知這場戰鬥的艱難,但他沒有退縮。 韓信帶領軍隊一路前行,在距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停下安營紮寨。半夜時分,他挑選了兩千名輕騎兵,每人手持一面紅旗,悄悄地從小路迂迴到趙軍營地的側後方埋伏起來。韓信囑咐他們說:“等明天我軍和趙軍交戰時,趙軍傾巢而出,你們就迅速衝進趙軍營地,拔掉趙軍的旗幟,插上我們的紅旗。” 第二天拂曉,韓信帶領一萬多人馬,開出營寨,背靠大河擺開了陣勢。趙軍看到韓信背水列陣,都哈哈大笑,認爲韓信不懂兵法,竟然把軍隊置於絕境。他們傾巢而出,向韓信的軍隊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韓信的軍隊拼死抵抗,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就在趙軍全力進攻的時候,埋伏在趙軍營地後方的兩千名輕騎兵按照韓信的指示,迅速衝進趙軍營地,拔掉了趙軍的旗幟,插上了漢軍的紅旗。趙軍久攻不下,準備退回營地時,卻發現營地中到處都是漢軍的旗幟,以爲漢軍已經佔領了他們的營地,頓時大亂。 韓信趁機率領軍隊發起反攻,趙軍在混亂中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紛紛潰敗。最終,韓信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 這場背水一戰,充分體現了韓信的卓越軍事才能和非凡勇氣。他敢於打破常規,在看似絕境的情況下,通過巧妙的佈局和策略,激發了士兵們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和勇氣,從而實現了以少勝多的奇蹟。這一戰也成爲了歷史上的經典戰役,讓“背水一戰”這個成語流傳千古,激勵着後人在面對困難和絕境時,要有勇往直前、拼死一搏的精神,或許就能迎來意想不到的轉機和勝利。

背水一戰-成語圖片

背水一戰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