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成語拼音

xiǎo shí liǎo liǎo,dà wèi bì jiā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成語解釋

了了:聰明伶俐,明白事理。指人少年時聰明,長大後不一定有出息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成語典故

東漢時期,10歲的孔融去拜見大名鼎鼎的河南太守李元禮,以李元禮親戚的名義求見。李元禮不認識他,他則把老子與孔子的後人關係扯爲親戚。太中大夫陳韙譏笑孔融“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反脣相譏“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成語造句

他小時候雖然表現出色,可謂小時了了,但如果後續不努力學習和提升自己,長大後也未必能有所成就,大未必佳。

成語故事

在東漢末年,有一個聰慧過人的孩子名叫孔融。孔融自幼便展現出了非凡的才智和敏捷的思維。 有一次,孔融跟着父親到洛陽去拜訪當時的名人李膺。李膺家的門檻很高,一般人很難進入。孔融卻毫不畏懼,徑直走到門口對守門的人說:“我是李膺的親戚。”守門人通報後,李膺便讓孔融進去了。李膺見到孔融,好奇地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孔融從容地回答:“我的祖先孔子曾向您的祖先老子請教過問題,所以我們也算世交了。”李膺和在場的賓客們都對孔融的機智和博學讚歎不已。 這時,有一個叫陳韙的人來晚了,他聽到大家對孔融的誇讚,不以爲然地說:“小時候聰明伶俐,長大了未必就很出色。”孔融聽了,立即迴應道:“想來您小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了。”陳韙被孔融的話懟得啞口無言,在場的人都爲孔融的機敏鼓掌喝彩。 隨着時間的推移,孔融逐漸長大成人。他確實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在當時的社會中嶄露頭角,成爲了一位知名的學者和官員。然而,他的性格過於剛直,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常常直言不諱,得罪了不少人。 在那個動盪的時代,政治鬥爭激烈。孔融雖然有才華,但他在處理人際關係和政治事務上的不夠圓滑,最終還是爲自己招來禍端。他的一些言論和行爲引起了曹操的不滿,曹操以“招合徒衆”“欲圖不軌”等罪名處死了孔融。 孔融的一生,正應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他小時候的聰明才智固然令人讚歎,但長大後卻未能很好地應對現實中的種種挑戰和困境。這也讓我們明白,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不僅僅取決於早期的天賦和聰明,更需要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學習、積累經驗、磨礪性格,才能真正取得長久的成功和成就。同時,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不要僅憑一個人小時候的表現就輕易地對其未來下結論,因爲人生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我們應該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看待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給予他們足夠的機會去展現自己的才能和潛力。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成語圖片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