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成語拼音

xiǎo zhàng zé shòu,dà zhàng zé zǒu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成語解釋

杖:用棍子打。輕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認爲這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應抱的態度

典故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八卷:“小菙則待笞,大杖則逃。”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曾參因爲種瓜誤點被父親毒打一頓,捱打後不省人事,醒來後還裝作很高興的樣子。孔子聽說後,非常氣憤,甚至不認他這個弟子。孔子說當年舜對待父親的責罰從來都是小受大走,也不失去對父親的孝心,曾參則陷父親於不義的深淵。

成語造句

當面對父母的責罰時,我們要明白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的道理,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不可一味愚孝。

成語故事

曾參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行著稱。 有一天,曾參在瓜地裏勞作,不小心弄斷了瓜苗。他的父親曾點非常生氣,拿起一根大木棍就朝曾參打去。曾參卻不躲避,硬生生地捱了這一棍,結果被打得昏了過去。過了好一會兒,曾參才甦醒過來。孔子得知這件事後,對曾參說:“小杖則受,大杖則走。你以爲你這樣是孝順嗎?如果你的父親失手把你打死了,那他豈不是會背上不義的罪名?你這樣做不是讓你的父親陷入困境嗎?”曾參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行爲的不妥之處。 在古代,子女對父母的孝順是非常重要的品德。然而,真正的孝順並非盲目地順從,而是要在尊重和關愛父母的基礎上,做出明智的選擇。就像曾參,一開始他只知道一味地承受父親的責罰,卻沒有考慮到後果。孔子的教導讓他明白了,在面對父母的責罰時,要根據情況靈活應對。如果是小的責罰,接受是可以表達對父母的尊重;但如果是過於嚴厲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責罰,選擇避開則是爲了避免讓父母陷入更大的困境。 《禮記》中也記載了關於孝道的諸多準則和行爲規範,強調了子女在與父母相處時應有的態度和行爲。孝順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供養,更是精神上的關懷和理解。正如曾參的故事所展示的,我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領悟孝順的真正含義。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孝子賢孫的故事都流傳了下來。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孝道的偉大和深刻內涵。這些故事不僅是我們學習和借鑑的榜樣,也提醒着我們要珍惜家庭、關愛父母。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借鑑“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所蘊含的智慧。當與父母產生分歧或矛盾時,我們不能一味地固執己見或與父母對抗,而應該學會理解和包容。在尊重父母意見的同時,也要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總之,曾參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孝順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但孝順的方式需要我們根據具體情況去思考和選擇。我們要在傳承和弘揚孝道的同時,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美滿。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成語圖片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