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成語拼音

chéng xìng ér lái,bài xìng ér guī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成語解釋

興:興致,興趣。趁着興致來到,結果很掃興的回去。

典故出處

《晉書·王徽之傳》:“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來,興盡而反,何必見安道邪?’”

成語典故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生性高傲,行爲豪放不拘,他辭官隱居在山陰,天天遊山玩水,飲酒吟詩。在一個雪後月夜裏,他喝酒賞景覺得少了琴聲,就命僕人開船連夜趕往戴逵處,拂曉時卻說自己只是興起纔來,現在興致沒了就該回去。

成語造句

他原本計劃好好遊玩一番,沒成想遇到了很多糟心的事情,結果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成語故事

在東晉時期,有一個人名叫王徽之,他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生性豪放灑脫,不拘小節,常常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有一次,王徽之居住在山陰。一天夜晚,天降大雪,王徽之半夜醒來,推開窗戶,看到外面一片潔白,皎潔的月光映照在雪地上,宛如白晝。如此美景讓王徽之興致大發,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好友戴逵。戴逵是當時一位著名的畫家和音樂家,住在剡縣。王徽之心想,如此良辰美景,若是能與好友一同欣賞,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於是,他立刻吩咐僕人準備船隻,連夜乘船前往剡縣去拜訪戴逵。 王徽之帶着僕人乘船在寒冷的江面上行駛,一路上,他心中滿是對與好友相聚的期待。經過一夜的艱苦航行,終於在第二天清晨快要到達戴逵的家。然而,就在這時,王徽之卻突然讓僕人掉轉船頭,返回山陰。僕人十分不解,問他爲什麼好不容易到了卻又不進去。王徽之笑着說:“我本是趁着一時的興致而來,現在興致已盡,自然就回去了,何必一定要見到戴逵呢?” 王徽之這種率性而爲的行爲,正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典型體現。他不在乎結果,只在乎過程中的興致和感受。這種灑脫的人生態度在當時被很多人所讚賞和效仿。 王徽之的故事也被後世傳頌不衰,成爲了中國文化中一個獨特的符號。他的行爲不僅體現了他個人的性格特點,也反映了那個時代文人雅士們追求自由、不拘一格的精神風貌。在歷史的長河中,像王徽之這樣的人物還有很多,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書寫着人生的傳奇,爲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和啓示。而“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這個成語,也因此被賦予了更深的內涵和意義,它不僅僅是一種行爲的描述,更是一種對人生態度的詮釋,提醒着人們要珍惜當下的興致和感受,不必過於執着於結果和目的。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成語圖片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