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邊幅

成語拼音

bù xiū biān fú

不修邊幅成語解釋

邊幅: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衣着、儀表。原形容隨隨便便,不拘小節。後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潔。

典故出處

《後漢書·馬援傳》:“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北齊書·顏之推傳》:“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

成語典故

西漢末年,隗囂派馬援去四川聯合公孫述共同對付劉秀。馬援與公孫述是同鄉要好,而公孫述嫌馬援不修邊幅,派官員送去官服,裝出皇帝的架子,馬援十分不悅就去投奔劉秀,見劉秀有雄才大略,就去洛陽投奔他,後來他屢立戰功,被封爲伏波將軍。

成語造句

他平日裏總是十分隨意,對自己的穿着打扮毫不在意,常常是一副不修邊幅的樣子。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張華的人。張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但他卻有着非凡的才華和遠大的抱負。 張華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羣書,對各種知識都有着濃厚的興趣。然而,他對於自己的外在形象卻毫不在意,常常穿着隨意,頭髮也不怎麼梳理,給人一種不修邊幅的感覺。 隨着年齡的增長,張華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在仕途上逐漸嶄露頭角。他的才華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和賞識,但他那不拘小節、不修邊幅的形象也引來了一些人的議論。 有一次,張華被派去參加一個重要的外交活動。在活動中,其他官員都穿着華麗整齊,儀表堂堂。而張華依然是那副隨意的裝扮,這讓一些人開始質疑他是否能夠代表國家的形象。然而,張華並沒有因爲這些議論而改變自己。 在與他國使者的交談中,張華憑藉着自己深厚的學識和卓越的口才,成功地爲國家爭取到了有利的條件。他對各種問題都能深入淺出地分析和解答,讓對方使者對他刮目相看。儘管他外表看起來不修邊幅,但他內在的才華和智慧卻讓人不得不佩服。 後來,張華在國家的治理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和策略,爲國家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人們也逐漸理解了他,明白他雖然不修邊幅,但他的才華和能力纔是最爲重要的。 正如歷史上的許多名人一樣,張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人的價值並不僅僅取決於外在的形象,更在於內在的品質和才華。雖然他不修邊幅,但他的功績和成就卻永遠被人們銘記。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不要過於在意他人的外在評價,而應該專注於提升自己的內在實力,用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去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不修邊幅-成語圖片

不修邊幅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