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三不四
成語拼音
- bù sān bù sì
不三不四成語解釋
- 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樣子。
典故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回:“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灑家。”
成語典故
- 梁山泊好漢魯智深因救賣唱父女而拳打鎮關西命案,被迫削髮爲僧,他到大相國寺去管理被地痞流氓霸佔的菜園。這幫不三不四的人想方設法給魯智深一個下馬威,逼他離開,正設計圍攻他,沒想到魯智深把他們全打入糞坑裏求饒。
成語造句
- 他整天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難怪越來越不像話了。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王五的人。王五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既不願意像那些勤勞的農夫一樣辛勤耕耘田地,也不想去學一門正經的手藝來維持生計。
他每天都在街上游蕩,和一些同樣無所事事的人混在一起。他們時常聚在角落裏,不是賭博就是惹是生非,搞得小鎮上雞犬不寧。王五的行爲舉止十分怪異,穿着也是不倫不類,人們看到他都紛紛搖頭,覺得他既不像一個正經的好人,也不像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總之就是不三不四的。
有一天,鎮上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學者看到王五和他那幫狐朋狗友的樣子,不禁皺起了眉頭。他對衆人說:“像這樣不三不四的人,整天無所事事,只會給社會帶來混亂和不良影響。”學者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例子,講述了那些因爲懶惰和不務正業而導致國家衰敗、家庭破裂的故事,希望能警醒這些人。
然而,王五他們根本不以爲意,依舊我行我素。隨着時間的推移,王五的行爲越來越過分。他開始小偷小摸,從別人家偷些不值錢的東西。漸漸地,他的膽子越來越大,甚至開始覬覦一些貴重的財物。終於,他的行爲被官府察覺,王五被逮捕入獄。
在獄中,王五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他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的不三不四的生活方式是多麼的錯誤,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他後悔不已,決心出獄後一定要改過自新,做一個正經的人。
出獄後的王五,開始努力找工作,他不再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雖然過程很艱難,但他憑藉着自己的毅力和決心,逐漸走上了正軌。他的改變讓人們對他刮目相看,也讓他明白了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正經的生活方式,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像王五曾經那樣不三不四地生活,而是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勤奮努力和正當的行爲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同時,我們也要善於從他人的教訓中吸取經驗,避免重蹈覆轍,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不三不四-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