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無反顧

成語拼音

yì wú fǎn gù

義無反顧成語解釋

義:道義;反顧:向後看。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

典故出處

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

成語典故

西漢時期,漢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唐蒙徵用大量民工,殺了部落酋長,引發騷亂。漢武帝讓司馬相如去平息事端。司馬相如寫《諭巴蜀檄》文告,要求巴蜀民衆要“義不反顧,計不旋踵”,經溝通應酬,化解了矛盾。

成語造句

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他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投身到艱苦的工作中。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正面臨着巨大的危機。周邊的敵國虎視眈眈,時常侵犯邊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這個國家裏,有一位年輕的將軍名叫李明。李明自幼習武,心懷壯志,渴望爲國家和人民做出一番貢獻。當他看到國家陷入危難,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主動請纓率領軍隊抵禦外敵。 李明深知這場戰爭的艱難,但他毫無畏懼,一心只想着保家衛國。他帶領着士兵們日夜操練,研究戰術,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惡戰。在出徵前,李明對着全體將士們慷慨激昂地說道:“我們如今已沒有退路,身後就是我們的家園和親人,爲了他們,我們必須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士兵們被他的決心和勇氣所感染,紛紛高呼響應。 在戰場上,李明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他憑藉着出色的武藝和卓越的指揮才能,帶領着士兵們一次次擊敗敵人。儘管傷亡慘重,但他們始終沒有退縮,緊緊地守護着每一寸土地。 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李明的軍隊陷入了敵人的包圍。敵衆我寡,形勢十分危急。但李明毫不慌亂,他冷靜地分析局勢,尋找着突破口。最終,他帶領着士兵們拼死一搏,成功突圍。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戰鬥,李明和他的軍隊終於擊退了外敵,保衛了國家的安全。百姓們對他們感恩戴德,李明也成爲了國家的英雄。然而,他並沒有居功自傲,而是繼續默默地爲國家和人民奉獻着自己的力量。 李明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被他義無反顧的精神所感動和鼓舞。每當國家面臨危難時,人們都會想起李明,以他爲榜樣,勇敢地站出來,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奮鬥。 從那以後,“義無反顧”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用來形容那些爲了正義和理想,毫不猶豫地勇往直前,不顧自身安危的人。它激勵着無數的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而努力拼搏。正如李明一樣,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個成語的深刻內涵。

義無反顧-成語圖片

義無反顧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