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食

成語拼音

yì zǐ ér shí

易子而食成語解釋

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後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典故出處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楚莊王因宋國殺了楚國過境使臣申舟而出兵攻打宋國,圍困宋國首都半年之久,並準備長久圍困下去,宋國人害怕了,宋王派元帥華元隻身潛入楚國元帥子反的臥室,挾持子反說宋國人就是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也不投降。

成語造句

在那極端困苦的災荒年代,有些地方竟然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狀,令人痛心疾首。 需要強調的是,“易子而食”是一種非常殘酷和悲慘的現象,反映了極端艱難的歷史情境。我們應當珍惜現在的和平與繁榮,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某個時期,天下大亂,戰亂頻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有一個名叫陳國的小國,遭遇了嚴重的饑荒。長時間的戰亂讓田地荒蕪,糧食顆粒無收。百姓們起初還能靠着家中僅存的一點餘糧度日,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飢餓像惡魔一樣籠罩着每一個人。 人們想盡辦法尋找食物,野菜挖光了,樹皮也喫光了,可飢餓依然如影隨形。在絕望之中,一些家庭不得不面臨着痛苦的抉擇。爲了讓自己的孩子能活下去,有的父母與其他家庭商量,互相交換孩子來食用,這便是“易子而食”。 在陳國的一個小村莊裏,有一對夫妻,他們看着自己年幼的孩子餓得面黃肌瘦,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丈夫對妻子說:“我們不能眼睜睜看着孩子餓死,或許我們可以和隔壁的人家交換孩子。”妻子淚流滿面,她知道這是多麼殘忍的決定,但爲了孩子能有一絲活下去的希望,她最終還是同意了。 就這樣,他們與鄰居交換了孩子。當孩子被帶走的那一刻,母親的心彷彿被撕裂了一般。她放聲大哭,卻又無法改變這殘酷的現實。 這種“易子而食”的現象在陳國的很多地方都發生着,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劇,是戰爭和饑荒帶給人們的無盡痛苦。 歷史上,類似這樣的悲劇並非個例。在許多動盪不安、民不聊生的時期,百姓都曾遭受過這樣的苦難。《左傳》中就曾記載過類似的悲慘場景,這些記載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戰爭和災害對人類的巨大沖擊。 “易子而食”這個成語,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詞語組合,它更是對那段黑暗歷史的深刻銘記,提醒着我們要珍惜和平,努力避免戰爭和災難的再次發生,讓百姓不再遭受這樣的痛苦和折磨。同時,也讓我們明白,一個國家的穩定和繁榮是多麼的重要,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下,人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社會才能不斷進步和發展。

易子而食-成語圖片

易子而食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