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取姑與

成語拼音

yù qǔ gū yǔ

欲取姑與成語解釋

姑:暫且;與:給與。要想奪取他,得暫且先給他。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鬆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典故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當權貴族智伯倚仗權勢向魏桓子強行索要土地。魏桓子的謀士獻計,同意給土地,這樣智伯就會更加貪婪,再向其他貴族要地,其他貴族就會聯合對付他,這叫“將欲取之,必姑與之”。後來智伯被貴族聯合打敗,魏桓子得到更多的土地。

成語造句

在商業談判中,他懂得運用策略,有時候會採取欲取姑與的方式,先做出一些讓步,以獲取更大的利益。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在南方有一個不算強大的國家名爲越國。 越國的國君勾踐一心想要擴張自己的領土,增強國家的實力。當時,越國旁邊有一個小國,勾踐對其垂涎已久。 這個小國物產豐富,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勾踐便想出了一個計策,他先是不斷地向這個小國示好,送去大量的禮物和資源,表現出一副友好的姿態。 小國的國君和大臣們一開始還有些疑慮,但面對越國送來的種種好處,漸漸放鬆了警惕。他們認爲越國是真心想要和他們交好,便也開始迴應越國的友好舉動。 然而,勾踐的真正目的並非是與這個小國和平共處,而是欲取姑與。他所給予的一切都是爲了麻痹對方,讓對方放鬆戒備。 當他覺得時機成熟時,便突然發動了攻擊。小國因爲之前的鬆懈,完全沒有做好應對戰爭的準備,被越國打得措手不及。 最終,越國順利地佔領了這個小國,實現了勾踐擴張領土的願望。 在歷史的長河中,類似這樣欲取姑與的策略被多次運用。例如,在戰國時期,秦國也曾使用類似的手段來對付其他諸侯國。他們先通過一些利益的給予來拉攏或麻痹對手,然後在關鍵時刻給予致命一擊。 這種策略充分體現了政治和軍事鬥爭中的謀略和智慧。它提醒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好意或饋贈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輕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以免陷入他人精心設計的陷阱之中。同時,也讓我們明白在競爭和對抗中,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要從長遠和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和謀劃,才能在複雜的局勢中把握主動,實現自己的目標。

欲取姑與-成語圖片

欲取姑與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