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明臣直
成語拼音
- zhǔ míng chén zhí
主明臣直成語解釋
- 主:君主。君主聖明,臣下也就正直
典故出處
- 明·張居正《帝鑑圖說》上篇:“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徵直,由陛下之明也。”
成語典故
- 唐朝時期,一天唐太宗下朝大怒,揚言要殺掉魏徵這個莊稼佬。長孫皇后問爲什麼?太宗說魏徵在朝廷上侮辱他,長孫皇后說:“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徵直,由陛下之明也,妾敢不賀。”太宗這才轉怒爲喜。
成語造句
- 在一個國家中,如果君主英明睿智,那麼就會有許多臣子敢於直言進諫,呈現出主明臣直的良好局面,這樣國家纔會繁榮昌盛。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一段時期,國家昌盛,政治清明。
那時,有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廣納賢才,虛心納諫,致力於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福祉。在他的朝堂之上,聚集了衆多忠誠且直言不諱的臣子。
其中有一位大臣,以其剛正不阿和直言敢諫而聞名。一次,君主提出了一項政策,衆多大臣紛紛阿諛奉承,齊聲稱讚。然而,這位大臣卻站出來,直言指出這項政策存在的弊端和可能引發的問題。他毫無畏懼地在朝堂上陳述自己的觀點,甚至不惜與其他大臣發生激烈的爭論。
君主剛開始有些不悅,但他很快冷靜下來,認真思考了這位大臣的話。經過深入的分析,他發現大臣的建議確實有道理,於是他不僅沒有怪罪大臣,反而對其更加敬重,並且採納了他的建議,對政策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在這位君主的治理下,國家日益繁榮。而這位直言的大臣也成爲了朝堂上的中流砥柱,其他大臣們也受到他的影響,逐漸變得敢於直言進諫。因爲君主的開明,他們知道只要是出於對國家和人民的真心,即使言語激烈一些也不會被怪罪。
正如《貞觀政要》中所記載的唐太宗與魏徵的故事,唐太宗虛懷若谷,而魏徵直言不諱,成就了一段佳話。正是因爲有了這樣主明臣直的良好氛圍,國家才能不斷進步,避免了許多錯誤的決策。
這個時期成爲了人們傳頌的典範,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富強。而“主明臣直”也成爲了後世所推崇的一種理想的君臣關係模式,提醒着後人明君當以廣納直言爲要,臣子當以忠誠直諫爲本,只有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不斷髮展壯大。
時光流轉,雖然時代在變遷,但“主明臣直”所蘊含的智慧和價值卻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借鑑,它激勵着我們在各自的領域中追求真理,爲了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主明臣直-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