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成語拼音

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wēng dé lì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成語解釋

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典故出處

《戰國策·燕策二》記載: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嘴被蚌殼夾住,兩方面都不相讓。漁翁來了,把兩個都捉住了。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趙國準備攻打燕國,燕王派蘇代去趙國遊說趙王不要戰爭,講述一隻河蚌在岸上夾住一隻鷸鳥的長嘴,雙方爭執不讓,最後被一個漁翁輕易擒住。如果燕趙發生戰爭,秦國就像漁翁那樣輕易吞併燕趙。趙王只好放棄戰爭的打算。

成語造句

在雙方激烈爭鬥的時候,卻不知第三方正在坐觀其變,準備坐收鷸蚌相持,漁翁得利之利。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廣袤的湖泊,這裏生活着許多的生物。 一天,一隻鷸鳥在湖邊尋找食物。它有着細長的嘴,善於啄食蚌類等小動物。不一會兒,它就發現了一隻蚌正悠閒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鷸鳥心想這可是一頓美味的大餐,於是迅速地飛撲過去,用它尖銳的嘴去啄那隻蚌。 蚌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嚇了一跳,但它也不甘示弱,立刻緊緊地合上了蚌殼,夾住了鷸鳥的嘴。鷸鳥用力地掙扎,想要掙脫出來,但蚌殼夾得太緊了。 它們就這樣僵持在了那裏,誰也不肯讓步。鷸鳥氣憤地對蚌說:“你趕快鬆開,不然我今天就和你同歸於盡!”蚌也毫不畏懼地迴應道:“哼,想讓我鬆開,沒門!我是不會讓你得逞的。” 就在它們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個漁翁路過此地。他看到了鷸蚌相持的這一幕,心中大喜。他悄悄地靠近,然後輕而易舉地就把鷸鳥和蚌一起抓到了手中。漁翁高興地說道:“哈哈,你們兩個爭來爭去,最後卻讓我得利了。” 這正如《戰國策·燕策二》中所記載的那樣:“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人們如果只顧及眼前的利益,一味地爭鬥不休,而不懂得相互退讓和合作,那麼最終可能會讓第三方坐收漁利。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有更長遠的眼光和更寬廣的胸懷,不要因爲一時的意氣之爭而導致兩敗俱傷,給他人可乘之機。就像那鷸鳥和蚌,如果它們能夠各自退讓一步,或許就不會落得被漁翁一同捕獲的下場。在面對衝突和矛盾時,我們要學會以和爲貴,通過協商和妥協來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實現共贏的局面。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成語圖片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