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逐鹿
成語拼音
- zhōng yuán zhú lù
中原逐鹿成語解釋
- 指羣雄並起,爭奪天下。
典故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成語典故
- 晉朝時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中趙國國王石勒十分有才幹,但自以爲是,有一次他問大臣徐光他能與歷史上哪位皇帝相提並論。徐光答覆爲漢高祖劉邦。他笑道他只能做劉邦的部下,但與劉秀並驅於中原,相互較量,那就不知鹿死誰手了。
成語造句
- 在那動盪的年代,各方勢力紛紛崛起,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中原逐鹿。
成語故事
- 在秦末漢初之際,天下大亂,羣雄並起。當時,有許多有志向、有能力的人都渴望在這亂世之中嶄露頭角,爭奪天下。
其中,劉邦和項羽便是最爲突出的兩位人物。劉邦起於沛縣,他善於用人,麾下聚集了一大批能臣猛將。而項羽則出身貴族,力能扛鼎,英勇無比。
起初,劉邦的勢力相對弱小,但他憑藉着自己的謀略和智慧,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力量。項羽則憑藉着強大的武力,在戰場上屢戰屢勝。
隨着時間的推移,劉邦和項羽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他們在中原大地上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劉邦曾多次陷入困境,但他總是能夠憑藉着身邊人的幫助化險爲夷。而項羽雖然勇猛,但在政治和戰略上卻略顯不足。
有一次,劉邦和項羽在滎陽對峙。項羽帶領大軍圍困劉邦,形勢十分危急。然而,劉邦並沒有慌亂,他一方面堅守城池,另一方面積極尋求外援。最終,在韓信等將領的幫助下,劉邦成功突圍。
經過多年的征戰,劉邦逐漸佔據了上風。最終,在垓下之戰中,劉邦徹底擊敗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
劉邦和項羽的這場逐鹿中原之戰,充分展現了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人們對於權力和天下的渴望。他們在中原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用盡各種手段和策略,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角逐。
這場逐鹿中原的故事,成爲了後世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它不僅展現了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複雜和權力鬥爭的殘酷。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英雄豪傑都曾在這片土地上追逐自己的夢想和抱負,而中原逐鹿也成爲了形容爭奪天下的經典成語。它提醒着我們,在面對重大機遇和挑戰時,要有勇氣、智慧和決心去拼搏,去爭取屬於自己的輝煌。
中原逐鹿-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