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代筆

成語拼音

zhuō dāo dài bǐ

捉刀代筆成語解釋

指代人出力或代寫文章。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客止》:“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牀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成語典故

三國時期,生性多疑的曹操在會見匈奴的使者時,爲了顯示他的威武形象就讓一表人才的崔季珪裝成他接見,自己則扮成武士提着刀站在牀頭。會見完畢就命間諜問匈奴使者對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說牀頭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成語造句

他因爲自己文筆不好,所以經常找別人捉刀代筆來完成一些重要的文稿。

成語故事

在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權勢日盛。 有一次,匈奴派使者前來拜見曹操。曹操認爲自己的相貌不夠威嚴,不足以震懾遠方的使者,便心生一計。他找來容貌俊偉、氣質不凡的崔琰,讓崔琰假扮自己坐在主位上接見使者,而自己則扮作侍衛,手持鋼刀站在崔琰的身旁。 匈奴使者進入大殿後,拜見了“曹操”,雙方進行了一番交談。使者退下後,曹操派人去詢問使者對“曹操”的印象如何。使者回答說:“魏王固然儀表堂堂,威嚴莊重,但是他旁邊那個捉刀的侍衛,纔是真正的英雄人物啊!” 曹操聽後,心中暗自驚訝,他既佩服使者的眼光,又對自己的計策沒有完全瞞過使者感到有些遺憾。於是,他派人追上匈奴使者,將其暗中除掉。 “捉刀代筆”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原本是指曹操讓別人代替自己執刀,後來引申爲指代人做事或寫文章。這個故事也反映了曹操的多謀善變和他對自身形象的在意,同時也展現了使者敏銳的洞察力。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則故事成爲了人們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讓我們對那個充滿權謀與智慧的時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它也提醒着我們,在與人交往中,不能僅僅依靠外表和表面現象來判斷一個人的真正品質和能力,而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避免被表象所迷惑。

捉刀代筆-成語圖片

捉刀代筆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