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人

成語拼音

zhuō dāo rén

捉刀人成語解釋

指曹操。引申頂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成語典故

三國時期,生性多疑的曹操在會見匈奴的使者時,爲了顯示他的威武形象就讓一表人才的崔季珪裝成他接見,自己則扮成武士提着刀站在牀頭。會見完畢就命間諜問匈奴使者對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說牀頭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成語造句

他一直隱藏在幕後,默默扮演着捉刀人的角色,爲他人炮製文章。

成語故事

在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權勢滔天。有一次,匈奴派使者前來拜見曹操,曹操認爲自己的相貌不夠威嚴,不足以震懾遠方的使者,於是心生一計。 他找來自己的大臣崔琰,讓崔琰假扮自己坐在主位上接見匈奴使者,而自己則扮作侍衛,手持佩刀站立在一旁。 崔琰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又極具威嚴,他端坐在那裏,確實很有氣勢。匈奴使者進殿後,向“曹操”行禮,然後開始交談。整個過程中,曹操在一旁仔細觀察着使者的言行舉止。 接見結束後,曹操派人去詢問匈奴使者對“曹操”的印象。使者回答說:“魏王的確儀表堂堂,不同凡響,然而站在旁邊持刀的那個侍衛,纔是真正的英雄人物啊!”曹操聽後,心中大驚,他意識到這個使者眼光獨到,竟然能看出自己的不凡。 但曹操生性多疑,他擔心這個使者回去後會向匈奴單于稟報自己的真實情況,從而對自己不利。於是,曹操暗中派人將這個使者給殺了。 從此,“捉刀人”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用來指代替別人寫文章或替別人做事的人。這個故事也反映了曹操的複雜性格和他在那個動盪時代的權謀手段。曹操作爲一代梟雄,其行爲和決策往往具有多面性。他既有着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能夠縱橫捭闔,稱霸一方;又有着猜疑和殘忍的一面,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而“捉刀人”的故事,正是這種複雜性格的一個縮影。 在歷史的長河中,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它們不僅讓我們瞭解到古代人物的傳奇經歷,也讓我們對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和政治局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這些成語故事也蘊含着豐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給我們以啓示和思考。我們可以從曹操的故事中領悟到,在面對複雜的局面時,要善於運用策略和智慧,但也要保持真誠和正直,不能過於狡詐和殘忍。 如今,“捉刀人”這個成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着廣泛的應用。它提醒我們要善於識別那些隱藏在幕後的真正力量,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同時,也告誡我們在與他人合作時,要明確各自的角色和責任,避免出現混淆和誤解。總之,這個成語故事雖然發生在遙遠的古代,但它的價值和意義卻依然值得我們去探究和傳承。

捉刀人-成語圖片

捉刀人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