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旦

成語拼音

zhěn gē dài dàn

枕戈待旦成語解釋

戈:古代的一種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殺敵,枕着武器睡覺等天亮。形容時刻準備作戰,。

典故出處

《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

成語典故

西晉人祖逖和劉琨,都是性格開朗、仗義好俠的志士。年輕時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都喜歡練武健身,決心報效祖國。當時,晉朝表面上還管轄着中原大地,但實際上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了。祖逖和劉琨一談起國家局勢,總是慷慨萬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劉琨談得十分興奮,劉琨不知什麼時候睡着了,祖逖卻久久沉浸在談話的興奮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雞叫了起來,祖逖一躍而起,踢醒了劉琨:“聽,這雄雞啼鳴多麼振奮人心呀,快起來練劍吧!”於是,兩人操起劍來,在高坡上對舞。從此,他倆每天清早聽到頭一聲鳴叫,一定來到荒原上抖擻神練起劍來。  劉琨被祖逖的愛國熱情深深感動,決心獻身於祖。一次他給家人的信中寫道:“在國家危難時刻,我經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覺一直到天明),立志報國,常擔心落在祖逖後邊,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頭了!……”。

成語造句

戰士們爲了保衛祖國,日夜堅守在崗位上,枕戈待旦。

成語故事

在西晉時期,有一位名叫劉琨的傑出將領。 劉琨年輕時就胸懷大志,他與祖逖一同擔任司州主簿時,兩人感情深厚,常常同牀而臥,談論天下大事。一天半夜,祖逖被雞叫聲吵醒,他踢醒劉琨說:“別人都認爲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牀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從此,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牀練劍,劍光飛舞,寒星閃爍,他們的武藝日益精湛,而他們聞雞起舞的故事也被後世傳爲佳話。 後來,劉琨被派往幷州擔任刺史。當時的幷州遭受匈奴等外族的頻繁侵擾,戰亂不斷,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劉琨到任後,面臨着諸多困難和挑戰。但他毫不退縮,積極組織力量抵抗外敵。 爲了時刻保持警惕,劉琨常常枕着兵器睡覺,等待着天亮後隨時投入戰鬥。他每天都在思考着如何抵禦敵人的進攻,如何保護百姓的安全。他身先士卒,帶領着士兵們奮勇殺敵,與敵人展開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戰鬥。 有一次,匈奴軍隊大規模入侵,形勢十分危急。劉琨毫不畏懼,他帶領士兵們頑強抵抗。在戰鬥的間隙,他依然枕着兵器休息,隨時準備迎接敵人的下一波攻擊。士兵們看到劉琨如此堅定和勇敢,也都備受鼓舞,紛紛奮勇作戰。經過艱苦的戰鬥,他們終於成功擊退了匈奴軍隊,保衛了幷州的安全。 劉琨枕戈待旦的精神不僅激勵着士兵們,也讓百姓們對他充滿了敬佩和信任。在他的治理下,幷州逐漸恢復了生機和秩序。 劉琨的事蹟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忠誠、勇敢和擔當。他的故事也讓後人明白,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時刻保持警惕和準備,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枕戈待旦”這個成語,也因此成爲了形容時刻警惕、準備作戰的經典表述,激勵着無數人在困境中勇往直前,爲了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奮鬥。

枕戈待旦-成語圖片

枕戈待旦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