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諱

成語拼音

zhí yán bù huì

直言不諱成語解釋

諱:避忌,隱諱。說話坦率,毫無顧忌。

典故出處

《晉書·劉隗傳》:“臣鑑先徵,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無諱。”

成語典故

公元383年,東晉軍在淝水之戰大敗前秦軍,孝武帝命劉波坐鎮北方。劉波身患重病,估計不久就要離開人世,已經無能爲力了。他上一道奏疏,直言不諱地把自己的情況與治國建議講出來,希望孝武帝重用能人守疆土。

成語造句

他這個人性格坦率,在討論問題時總是能夠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不怕得罪人。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有一位名叫魏徵的大臣。 魏徵出身貧寒,但他聰慧過人且極具膽識。他深知直言進諫對於國家和君主的重要性,因此從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始終秉持着公正和忠誠之心。 當時的皇帝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之人,但有時也會犯錯。一次,李世民想要大興土木修建一座豪華宮殿,衆大臣們雖心中有不同意見,但大多懾於皇帝的威嚴不敢直言。然而魏徵卻挺身而出,毫不畏懼地向李世民進言,詳細闡述了此時大興土木的弊端以及可能給百姓帶來的沉重負擔。李世民聽後,雖然心中有些不快,但還是冷靜下來思考了魏徵的話,最終放棄了修建宮殿的計劃。 還有一次,李世民因爲一件小事而錯怪了一位大臣,甚至準備對其嚴懲。魏徵得知後,立刻進宮面見李世民,他直截了當地指出皇帝的錯誤,並且引用歷史上的諸多事例,說明君主公正斷案的重要性。李世民起初有些惱火,但在魏徵的誠懇勸說下,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失誤,不僅釋放了那位被冤枉的大臣,還對魏徵的直言不諱越發讚賞。 魏徵的直言不諱並非只是爲了自己的名聲,而是真正出於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感。他深知只有通過誠懇的進諫,才能幫助皇帝做出正確的決策,讓國家走向繁榮昌盛。 在魏徵的一生中,他無數次直言不諱地向李世民進言,雖然有時會觸怒皇帝,但他的忠誠和智慧也贏得了李世民的敬重和信任。在他的輔佐下,唐朝日益繁榮,開創了輝煌的盛世。 魏徵的故事成爲了千古佳話,他的直言不諱也被後世所傳頌。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臣子的忠誠和擔當,也讓人們明白,真話雖然有時刺耳,但卻有着不可估量的價值。只有敢於直言不諱,才能讓社會不斷進步,讓國家長治久安。

直言不諱-成語圖片

直言不諱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