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死地而後生

成語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置之死地而後生成語解釋

原指作戰把軍隊佈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典故出處

《孫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成語典故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爲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爲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着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徑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餘不聽,仗着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瞭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喫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喫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衝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爲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喫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着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拼命呢!”。

成語造句

在面對絕境時,他沒有放棄,而是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和勇氣,最終置之死地而後生,成功扭轉了局面。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段扣人心絃的故事,充分展現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深刻內涵。 那是在楚漢相爭的時期,劉邦和項羽這兩位英雄豪傑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劉邦手下有一位傑出的將領韓信。一次,韓信奉命率領數萬漢軍去攻打趙國。趙國得知消息後,聚集了二十萬大軍在井陘口嚴陣以待,試圖阻擋韓信的進攻。 韓信深知雙方兵力懸殊,正面強攻必定損失慘重。於是,他仔細觀察地形,心生一計。他先派了一支兩千人的騎兵部隊,讓他們在深夜悄悄地繞到趙軍營地的後方,在那裏埋伏起來。第二天清晨,韓信帶領主力部隊渡過了綿蔓水,然後背水列陣。趙軍見狀,以爲韓信不懂兵法,竟然犯了如此大忌,於是傾巢而出,向漢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漢軍士兵們因爲背後是河水,沒有退路,只能拼死抵抗。一時間,戰鬥異常激烈。而就在趙軍全力進攻漢軍的時候,韓信事先安排的那兩千騎兵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趁着趙軍營地空虛,迅速衝入營地,拔掉了趙軍的旗幟,換上了漢軍的旗幟。 久攻不下的趙軍準備撤回營地,卻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營地已經被漢軍佔領,旗幟也都換了。趙軍頓時大亂,士兵們不知所措。韓信則抓住這個機會,率領漢軍發起了反攻。趙軍在慌亂中紛紛潰敗,最終被漢軍打得大敗。 在這場戰役中,韓信正是通過將漢軍置於看似絕境的背水之地,激發了士兵們的求生慾望和戰鬥意志,從而實現了“置之死地而後生”。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戰術,以少勝多,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這一役也成爲了中國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讓後人對韓信的軍事才能讚歎不已。 古往今來,許多英雄豪傑都曾在關鍵時刻展現出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和智慧。他們在絕境中不屈不撓,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鬥志,最終化險爲夷,開創出一番新局面。這種精神也激勵着後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有敢於拼搏、勇往直前的決心,不畏懼眼前的困境,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創造奇蹟。

置之死地而後生-成語圖片

置之死地而後生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