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成大錯

成語拼音

zhù chéng dà cuò

鑄成大錯成語解釋

鑄:鑄造,把金屬熔化後倒入模具內製成器物;錯:錯誤。指造成嚴重的錯誤。

典故出處

《資治通鑑·唐紀·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爲此錯也。”

成語典故

唐朝末年,魏博節度使羅紹威擔心自己的衛隊會反他,於是派親信臧廷範去找親家梁王朱溫幫忙。朱溫趁女兒辦喪事之機,出兵把羅紹威的衛隊消滅,進而佔據魏州。羅紹威只好供應軍餉。他引狼入室,鑄成大錯,後悔莫及。

成語造句

他因爲一時疏忽而釀成大禍,最終鑄成大錯,後悔不已。

成語故事

在唐朝末年,有一位名叫羅紹威的節度使。 羅紹威管轄的地區局勢複雜,他雖然手握重兵,但周邊的勢力也蠢蠢欲動,讓他感到十分困擾。爲了穩固自己的地位,羅紹威決定藉助朱溫的力量來對付那些對他有威脅的人。 於是,羅紹威邀請朱溫率領大軍進入他的轄區。朱溫的軍隊十分勇猛,很快就幫助羅紹威剷除了不少敵對勢力。然而,讓羅紹威沒想到的是,朱溫的軍隊在他的地盤上待久了,開始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士兵紀律鬆散,對當地百姓造成了很大的騷擾,而且消耗了大量的物資。 羅紹威意識到自己可能犯了一個大錯誤,但此時已經難以挽回局面。爲了供養朱溫的軍隊,他不得不傾盡自己的財富,甚至連自己的積蓄都幾乎耗盡。這一系列的事情讓羅紹威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後來,當人們談論起這件事時,都嘆息羅紹威一時的決策失誤,最終“鑄成大錯”。他本想借助外力來解決問題,卻沒想到引來了更大的麻煩,給自己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後果。 正如《資治通鑑·唐昭宗天覆三年》中所記載:“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爲此錯也。”羅紹威的這個錯誤就如同用大量的鐵都無法鑄造出來的巨大過錯一般。這個故事也提醒着後人,在做決策時一定要謹慎考慮,權衡利弊,以免因爲一時的疏忽或錯誤的判斷而“鑄成大錯”,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類似羅紹威這樣因爲決策失誤而導致嚴重後果的例子並不少見,我們應當從中吸取教訓,不斷提升自己的決策能力和智慧,避免重蹈覆轍。

鑄成大錯-成語圖片

鑄成大錯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