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昭宋聾

成語拼音

zhèng zhāo sòng lóng

鄭昭宋聾成語解釋

杜預注:“昭,明也。聾,暗也。”比喻情況不同。

典故出處

《左傳·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齊,曰:‘無假道於宋。’亦使公子馮聘於晉,不假道於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曰:‘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王曰:‘殺女,我伐之。’見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殺之。”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楚王派申舟到齊國去纓聘告誡他不要從宋國經過,又派公子馮到晉國應聘要他不要從鄭國經過。申舟因爲孟諸之役而得罪宋國,他說:“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楚王說:“殺女,我伐之。”到了宋國,宋人攔住申舟並殺了他。

成語造句

在討論重要問題時,有的人思維敏捷,而有的人卻如同鄭昭宋聾般反應遲鈍,這極大地影響了整體效率。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在衆多諸侯國中,鄭國和宋國是其中較爲重要的兩個。 鄭國的國君鄭莊公是一位極具政治智慧和謀略的君主。他善於審時度勢,在複雜的政治局勢中巧妙周旋。當時鄭國的周邊局勢變幻莫測,鄭莊公憑藉着自己的睿智,努力維持着鄭國的穩定和發展。 而宋國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宋國的一些決策常常顯得遲緩且不明智。有一次,在面對與鄭國的一次外交事件中,宋國的大臣們未能及時洞察到其中的關鍵因素,導致宋國在處理與鄭國的關係上陷入了被動。 有一年,鄭國和宋國因爲領土爭端產生了矛盾。鄭國方面迅速做出反應,積極商討應對策略,而宋國卻彷彿反應遲鈍,未能及時拿出有效的應對方案。鄭國抓住機會,採取了一系列巧妙的行動,在外交和軍事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優勢。 在這個過程中,鄭國的明智決策和靈活行動與宋國的遲緩反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如同一個耳聰目明,能迅速感知和應對各種情況,而另一個則如同聾子一般,對外界的變化反應遲緩。 正如《左傳》中所記載的那樣,“鄭昭宋聾”這一成語由此而來,用來形容一個國家或組織政治清明、敏銳善斷,而另一個則遲鈍糊塗。這一成語不僅僅是對鄭國和宋國當時情況的生動寫照,更是對歷史上不同國家、不同政治局面的一種深刻反思。它提醒着後人,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局勢時,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否則就很容易在競爭中處於劣勢,被時代所淘汰。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鄭昭宋聾的故事也成爲了後世人們在政治、外交等領域中引以爲戒的範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都需要時刻保持警醒,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和應變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鄭昭宋聾”這一成語雖然源自古代的諸侯國紛爭,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依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不斷思考和領悟。

鄭昭宋聾-成語圖片

鄭昭宋聾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