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處囊中

成語拼音

zhuī chǔ náng zhōng

錐處囊中成語解釋

囊:口袋。錐子放在口袋裏,錐尖就會露出來。比喻有才能的人不會長久被埋沒,終能顯露頭角。

典故出處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的門客毛遂主動自薦隨同平原君前去與楚王談判,平原君見他平時沒有名氣,說:“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說他願意得處囊中才能脫穎而出。平原君允許他去,結果終於說動楚國出兵抗秦救趙。

成語造句

一個真正有才華的人,即使暫時不被發現,就像錐處囊中,遲早也會脫穎而出。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年輕人叫毛遂。他雖然心懷壯志,有着非凡的才華和智慧,但卻一直未能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只能默默地在趙國平原君的門下做一名普通的食客。 當時,秦國圍困趙國都城邯鄲,情況十分危急。平原君決定出使楚國,尋求楚國的援助以解趙國之圍。他打算在門下食客中挑選二十個有勇有謀的人一同前往。然而,選來選去,只挑到了十九個人,還差一個。正當平原君爲此事發愁的時候,毛遂主動站了出來,請求一同前往。 平原君看着毛遂,有些疑惑地問道:“先生在我門下幾年了?”毛遂回答道:“三年了。”平原君皺了皺眉,說:“一個有才能的人,就好比一把錐子放在布袋裏,它的尖梢會立刻顯現出來。你在我這裏已經三年了,我卻從未聽聞過你的特別之處,你能有什麼本事呢?” 毛遂卻不卑不亢地說:“那是因爲我之前一直沒有機會進入布袋之中啊!如今,您給我這個機會,我這把錐子定會嶄露頭角。”平原君見他如此自信,便同意帶着他一起前往楚國。 到了楚國,平原君與楚王從早上一直談到中午,卻始終未能說服楚王出兵相助。在一旁的毛遂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只見他按劍大步上前,直面楚王,慷慨陳詞,闡述了趙國與楚國之間脣亡齒寒的關係,以及聯合抗秦的重要性。毛遂的言辭犀利,條理清晰,氣勢磅礴,一下子打動了楚王。楚王最終決定出兵援趙,解了趙國的危機。 毛遂憑藉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在關鍵時刻脫穎而出,真正做到了錐處囊中,其末立見。他的事蹟也被人們傳頌開來,成爲了千古佳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才能就像錐子一樣,即使暫時被埋沒,但只要有機會,就一定會顯現出來。我們不能因爲一時的默默無聞而氣餒,而應該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等待那個能夠讓我們大放異彩的時機。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在關鍵時刻勇敢地展現自己,抓住機會,就像毛遂一樣,敢於在衆人面前展露自己的鋒芒,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正如《史記》中所記載的毛遂自薦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且勇敢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相信自己,保持自信和勇氣,即使身處困境,也能像毛遂那樣錐處囊中,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錐處囊中-成語圖片

錐處囊中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