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於故俗,溺於舊聞
成語拼音
-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安於故俗,溺於舊聞成語解釋
- 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於老習慣,侷限於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於現狀。
典故出處
- 《史記·商君列傳》:“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
成語典故
- 戰國時期,秦國國君秦孝公準備任用商鞅進行變法,提高農民與將士的地位,遭到大夫甘龍與杜摯的反對,商鞅據理力爭,認爲甘龍的話是世俗之言,他們只能安於故俗,溺於所聞,居官守法。推行新法就可以富國強兵,稱霸於諸侯。
成語造句
- 我們不能安於故俗,溺於舊聞,而應該勇於創新,積極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安邑的地方。這裏的人們長久以來都過着一種固定的生活,他們遵循着祖輩傳下來的習俗和規矩,很少去思考是否需要改變。
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年輕人叫李昊。他聰明好學,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然而,他周圍的人,包括他的家人,都安於故俗,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和觀念。
有一次,李昊從外面帶回了一些新的種植方法,他興奮地告訴大家,用這些方法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但是,村裏的長輩們卻紛紛搖頭,他們認爲祖輩傳下來的方法纔是最好的,不願意嘗試這些新東西。李昊感到非常無奈,但他並沒有放棄。
隨着時間的推移,安邑遇到了一些困難。由於一直沿用舊的生產方式,土地的肥力逐漸下降,糧食產量也大不如前。李昊再次提出要改變現狀,可還是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對。他們依然溺於舊聞,覺得改變就意味着風險,寧願守着現有的困境也不願嘗試突破。
李昊不甘心看着家鄉就這樣衰落下去,他決定自己先嚐試新的方法。他努力開墾荒地,按照新的種植技術去勞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土地上長出了茁壯的莊稼,產量遠遠超過了其他人。
這時候,一些年輕人開始被李昊的成果所吸引,他們慢慢意識到,不能一直安於故俗,溺於舊聞,應該勇於嘗試新的東西。在李昊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改變,安邑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榮。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總是沉浸在過去的習俗和觀念中,要敢於突破和創新。正如《史記·商君列傳》中所說:“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我們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接受新的知識和理念,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否則,就會像安邑一開始那樣,陷入困境而無法自拔。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偉大的變革和進步都是源於人們敢於打破舊有的束縛,勇於探索未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立足,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安於故俗,溺於舊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