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來將迎,水來土堰
成語拼音
- bīng lái jiàng yíng,shuǐ lái tǔ yàn
兵來將迎,水來土堰成語解釋
- 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靈活的對付辦法。
典故出處
- 元·高文秀《澠池會》楔子自古道兵來將迎,水來土堰,他若領兵前來,俺這裏領兵與他交鋒。”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我們要有兵來將迎,水來土堰的心態,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絕不退縮。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智慧超羣且極具勇氣的將領叫李明。這個國家時常面臨着來自周邊勢力的威脅和挑戰。
有一次,敵國派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前來進犯。消息傳到王宮,國王和大臣們都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應對。這時,李明主動請纓,他對國王說:“陛下,不必擔憂,兵來將迎,水來土堰,我有信心帶領將士們擊退敵人。”國王見他如此自信,便批准了他的請求,讓他帶領軍隊出征。
李明深知敵衆我寡,不能硬拼,於是他仔細研究了敵軍的行軍路線和作戰風格。他派遣了一些機靈的探子去收集情報,自己則帶領主力部隊在關鍵地點設下埋伏。當敵軍進入了他們的包圍圈後,李明一聲令下,士兵們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敵軍。敵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措手不及,頓時陣腳大亂。
然而,敵軍將領也並非等閒之輩,他很快就穩住了局面,組織起了反擊。戰鬥變得異常激烈,雙方都損失慘重。但李明始終保持着冷靜和果斷,他靈活地指揮着士兵們調整戰術。
在關鍵時刻,李明想起了曾經讀過的兵法典籍中提到的一些奇招。他靈機一動,命令一部分士兵佯裝敗退,吸引敵軍追擊。敵軍果然中計,以爲勝利在望,全力追擊。而李明早已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陷阱,當敵軍落入陷阱後,李明帶領主力部隊從後方殺回,給敵軍以沉重的打擊。
經過數天的激戰,敵軍終於被擊退,李明帶領着疲憊但勝利的軍隊凱旋而歸。國王和百姓們對他的英勇和智慧讚不絕口,紛紛稱讚他是國家的英雄。
從那以後,這個國家每次遇到危機,李明都能憑藉着他的智慧和勇氣,如“兵來將迎,水來土堰”般從容應對,守護着國家的和平與安寧。他的事蹟也被人們傳頌不衰,成爲了後世學習的榜樣。而這個成語也一直流傳下來,提醒着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有堅定的信心和靈活的應對策略,相信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取得勝利。
兵來將迎,水來土堰-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