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連禍結

成語拼音

bīng lián huò jié

兵連禍結成語解釋

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典故出處

《漢書·匈奴傳》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

成語典故

兵連禍結,塗炭平民,耗損國內,悔之晚矣。★明·劉基《前江淮都轉運鹽使宋公政績紀》

成語造句

在那段動盪的歲月裏,各國之間紛爭不斷,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可謂是兵連禍結。

成語故事

在遙遠的古代,有兩個相鄰的國家,分別是陳國和蔡國。陳國的國王陳桓公野心勃勃,一直妄圖擴張領土,而蔡國則相對弱小,但也有着自己的尊嚴和底線。 陳桓公爲了實現自己的野心,不斷地對蔡國進行挑釁和侵犯。他時常派遣軍隊在邊境騷擾,搶奪蔡國百姓的財物和牲畜。蔡國的國王和百姓們對陳國的這種行爲感到無比憤怒和怨恨,但由於自身實力的差距,一時也無可奈何。 終於,蔡國國王忍無可忍,決定奮起反抗。他召集了全國的青壯年,組成了一支軍隊,準備與陳國決一死戰。而陳桓公得知蔡國的舉動後,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囂張地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兩國之間的戰爭就這樣爆發了,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震天。雙方的士兵們都拼盡了全力,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這場戰爭持續了很久,給兩國的百姓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陳國和蔡國的土地上,到處都是戰火的痕跡,村莊被燒燬,農田被荒廢,百姓們流離失所,生活陷入了絕境。 然而,陳桓公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依然固執地堅持着戰爭。蔡國在頑強抵抗的同時,也積極尋求其他國家的幫助。許多正義的國家對陳國的行爲表示譴責,並紛紛伸出援手,支援蔡國。 隨着時間的推移,戰爭的局勢逐漸發生了變化。陳國的國力在長期的戰爭中消耗殆盡,而蔡國在其他國家的支持下,逐漸佔據了上風。最終,陳桓公不得不面對現實,選擇了求和。 這場兵連禍結的戰爭終於結束了,但兩國都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陳國失去了往日的輝煌,蔡國也遭受了巨大的創傷。百姓們在經歷了這場苦難後,更加渴望和平與安寧。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戰爭的殘酷和可怕。兵連禍結的局面往往會給無數人帶來痛苦和災難,無論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都要承受巨大的損失。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應該從這些故事中吸取教訓,珍惜和平,努力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避免戰爭的再次發生。讓我們共同努力,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兵連禍結-成語圖片

兵連禍結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