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
成語拼音
- bīng lín chéng xià
兵臨城下成語解釋
- 敵軍已來到自己的城牆下面。比喻情勢十分危急。
典故出處
- 《戰國策·齊策二》齊必舉兵伐梁,梁、齊之兵連於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間伐韓。”
成語典故
- 若侯兵臨城下,將至壕邊,然後拒敵,事已遲矣。★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一回
成語造句
- 前方戰事喫緊,敵軍已經逼近,大有兵臨城下之勢,城內百姓人心惶惶。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長期的和平讓人們漸漸放鬆了警惕。這個國家的邊境防守日益鬆弛,而鄰國的勢力卻在悄悄崛起。
有一天,這個國家的百姓依舊如往常一樣過着平靜的生活,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而鄰國的軍隊在精心的謀劃和準備之後,突然如潮水般涌來,迅速逼近了這個國家的都城。
當邊境的急報傳到王宮時,國王和大臣們都驚呆了。他們萬萬沒想到,敵人竟然如此迅速地兵臨城下。一時間,王宮內人心惶惶,大臣們紛紛爭論着該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危機。
國王緊急召集了國內的將領和謀士,商量對策。一些人主張求和,認爲以目前的局勢難以抵抗強敵;而另一些人則堅決主張戰鬥,他們認爲不能輕易放棄國家的尊嚴和主權。
在這危急關頭,一位老將軍站了出來。他回顧了國家曾經的輝煌歷史,引用了許多古代英雄在面對困境時奮勇作戰的事例,激勵着衆人。他說:“我們不能畏懼敵人,想想我們的先輩們,他們在艱難的情況下都能堅守陣地,我們爲何不能?如今敵人雖然兵臨城下,但我們還有一戰之力,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就一定能擊退敵人。”
國王被老將軍的話打動,決定奮起抵抗。城中的百姓們也紛紛響應,有錢的出錢,有力的有力,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準備迎接這場生死之戰。
士兵們日夜操練,加強城防,等待着敵人的進攻。終於,鄰國的軍隊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戰鬥異常激烈,雙方都傷亡慘重。但這個國家的人們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一次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經過數日的激戰,鄰國軍隊見久攻不下,且傷亡巨大,士氣逐漸低落。最終,他們不得不選擇撤退。這個國家成功地化解了這次危機,百姓們歡呼雀躍。
這場兵臨城下的危機,讓這個國家深刻地認識到了和平的珍貴和國防的重要性。從此之後,他們加強了邊境的防守,時刻保持着警惕,再也不讓這樣的危險輕易降臨。而百姓們也更加團結一心,共同爲國家的繁榮和安寧而努力。這段歷史也成爲了這個國家永遠銘記的教訓,提醒着後人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兵臨城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