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烘先生

成語拼音

dōng hōng xiān shēng

冬烘先生成語解釋

指昏庸淺陋的知識分子。

典故出處

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卷八:“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

成語典故

唐朝時期,主考官鄭薰先生在評卷時,見到顏標的卷子,他看了一遍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他想顏標是顏真卿的後代,應該讓這個忠烈的後代作狀元。謝恩的那天,鄭薰才發現錯認了顏標。後來人們評論:“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

成語造句

他總是自以爲是,發表一些迂腐的言論,簡直就是個冬烘先生。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叫孔乙己,他飽讀詩書,卻未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 孔乙己生活的地方有一個學堂,裏面有一位老學究,人們背地裏都稱他爲“冬烘先生”。這位冬烘先生平日裏總是一本正經,搖頭晃腦地誦讀着古籍經典,看似滿腹經綸。 有一次,孔乙己來到學堂,想與冬烘先生探討學問。冬烘先生便開始高談闊論起來,引經據典,從《論語》講到《孟子》,從《大學》講到《中庸》。然而,當孔乙己提出一些實際問題時,冬烘先生卻變得支支吾吾,答非所問。 冬烘先生對於那些古老的典籍條文倒是滾瓜爛熟,但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事情卻顯得十分無知和迂腐。有一天,村子裏發生了一件糾紛,大家請冬烘先生來評判。冬烘先生卻只會套用古人的話語和事例,完全不考慮當下的實際情況,結果越弄越糟,讓衆人哭笑不得。 隨着時間的推移,冬烘先生的名聲越來越差。人們漸漸明白,他雖然有着一肚子的學問,卻只是個死讀書、讀死書的人,缺乏實際的智慧和能力。他就像一個被困在故紙堆裏的人,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 後來,有一位年輕的學者路過此地,聽聞了冬烘先生的事情。他感慨地說:“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像冬烘先生這樣,只知埋頭於古籍之中,而不懂得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實在是可悲可嘆啊!”從此,“冬烘先生”這個稱呼就成了那些只會死記硬背、缺乏實踐能力的人的代名詞,提醒着人們要注重知識與實踐的結合,避免成爲一個空洞無物的書呆子。 這個故事也讓我們明白,在追求知識的道路上,不能僅僅滿足於表面的記憶和理解,更要注重將所學運用到實際中去,不斷地在實踐中檢驗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否則就會像冬烘先生一樣,雖有滿腹經綸,卻無法發揮出真正的價值。

冬烘先生-成語圖片

冬烘先生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