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厥詞

成語拼音

dà fàng jué cí

大放厥詞成語解釋

厥:其,他的;詞:文辭,言辭。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

典故出處

唐·韓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瓊琚,大放厥詞。”

成語典故

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柳宗元,字子厚。柳宗元自幼刻苦勤學,10 歲以後,他的詩文就受到人們的稱讚。公元793年21歲的柳宗元,憑他的才華考取了進士。26歲擔任集賢殿書院正字,替唐王朝編輯、整理圖書,有機會閱讀了許多書籍。他主張改革朝政,曾積極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的活動。革新失敗後,被貶爲永州(現在湖南省零陵縣)司馬,過了10年再貶爲柳州(現在廣西柳州市)刺史。公元819年,病死在柳州,年47歲。  柳宗元的散文豐富而多采。他的短篇寓言簡練犀利,意味含蓄。他的山水遊記形象生動,色彩鮮明。他的論說文縝密謹嚴,條理井然。他的詩風清朗疏淡,用功精細。他死後的第二年,即公元820年,唐朝著名文學家韓愈曾寫了《祭柳子厚文》這篇文章,其中用了這樣兩句來讚揚柳宗元的文采才華:“玉佩瓊琚,大放厥詞。”意思是說文筆秀美,盡力鋪陳詞藻,美如晶瑩淨潔的玉石。

成語造句

他在衆人面前毫無顧忌地大放厥詞,完全不考慮後果。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國內有一位名叫張華的文人。張華自幼聰慧,博覽羣書,才華橫溢,在國內也算是小有名氣。 當時,國家的朝政被一些奸臣所把持,他們爲了自己的私利,不斷地欺壓百姓,弄得民不聊生。張華看到這種情況,心中十分悲憤,他多次上書朝廷,希望能夠改變這種狀況,但都如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迴應。 有一次,朝廷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邀請了衆多的文人墨客參加。張華也在被邀之列。在宴會上,大家都盡情地享受着美酒佳餚,談笑風生。然而,張華卻一直沉默不語,心中想着國家的現狀和百姓的苦難。 當宴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一位奸臣站起來,開始大放厥詞。他吹噓自己的功績,貶低其他大臣,甚至還對皇帝阿諛奉承。張華實在是忍無可忍,他站起來,當着衆人的面,大聲地斥責這位奸臣,指出他的種種惡行和錯誤。 張華的舉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沒想到張華竟敢如此大膽地當面指責奸臣。奸臣惱羞成怒,他立刻向皇帝告狀,說張華在宴會上放肆無禮,詆譭朝廷大臣。皇帝聽信了奸臣的話,下令將張華逮捕入獄。 張華在獄中遭受了嚴刑拷打,但他始終沒有屈服。他堅信自己的行爲是正確的,他是爲了國家和百姓而挺身而出。最終,張華被判處了死刑。 張華的事蹟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都對他的勇敢和正義表示敬佩。雖然他最終犧牲了,但他的精神卻激勵着更多的人起來反抗奸臣的統治,爲國家的繁榮和百姓的幸福而努力奮鬥。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不公正的事情時,我們不能沉默不語,而應該像張華一樣,勇敢地站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即使會面臨危險和困難,我們也不能退縮,因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我們也要警惕那些喜歡大放厥詞的人,他們往往是爲了自己的私利而故意歪曲事實,誤導他人。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明辨是非,不要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迷惑。

大放厥詞-成語圖片

大放厥詞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