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望重
成語拼音
- dé gāo wàng zhòng
德高望重成語解釋
- 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典故出處
- 《晉書·簡文三子傳》:“元顯因諷禮官下儀,稱已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外羣僚皆應盡敬。”
成語典故
- 富弼,字彥國,北宋洛陽人。他出身貧寒,從小勤奮好學,知識淵博,舉止豁達,氣度不凡。富弼從二十六歲起開始做官。在他任職的四十多年中,他對北宋王朝盡忠職守,在處理內政外交、邊防戍守、監察刑獄、賑濟災民等各種事務中,都做出了顯著的業績,因而不斷地被加官晉爵。他曾先後擔任過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宰相,成爲天子倚重、百官仰慕的名臣。富弼爲人恭順溫和,即使當了宰相之後,也不會仗勢欺人。每當下屬官員或平民百姓前來拜見時,他都以禮待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 年),富弼年老退休,隱居洛陽。一次,他坐轎外出經過天津橋時被百姓認出,人們全都聚攏在他的坐轎周圍,原本熱鬧的集市頃刻之間變得空無一人。因此,司馬光稱讚他“三世輔臣,德高望重”。
成語造句
-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村子裏備受尊敬,他的言行和品德一直激勵着年輕人們努力向上。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李老的人。他生活在一個寧靜的村莊裏,一生都致力於爲村民們謀福祉。
李老年輕時就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善良的心地。他勤奮好學,對各種知識都有着濃厚的興趣,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積累,他成爲了村莊裏最有見識的人。
當村莊遭遇自然災害時,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組織大家共同應對困難。他帶領村民們修建堤壩抵禦洪水,補種莊稼以恢復生產。他的努力和付出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老的年紀漸長,但他依然關心着村莊的每一個人。誰家有困難,他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給予幫助和支持。他還常常調解村民之間的矛盾和糾紛,用他的智慧和耐心讓大家和睦相處。
不僅如此,李老還十分重視教育。他深知知識的力量,於是他親自教導村裏的孩子們讀書識字,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未來。在他的影響下,村莊裏的學習氛圍日益濃厚,培養出了許多有才華的年輕人。
有一次,鄰村發生了嚴重的衝突,雙方僵持不下,甚至有引發更大規模爭鬥的危險。李老得知後,不顧自己年事已高,毅然前往鄰村進行調解。他憑藉着自己多年的經驗和德高望重的聲譽,耐心地與雙方溝通交流,分析利弊。最終,在他的努力下,雙方放下了成見,達成了和解。
多年來,李老爲村莊和周邊地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聲名遠播,附近的人們提起他時,無不充滿敬意和欽佩。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善良和擔當,成爲了大家心目中德高望重的楷模。
在李老的一生中,他從未追求過功名利祿,只是默默地奉獻着自己。他的品德和行爲成爲了後世子孫學習的榜樣,激勵着他們不斷前行,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而李老的故事也被人們口口相傳,流傳至今,讓人們銘記這位德高望重的偉大人物。
從李老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品德和威望並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通過長期的積累和付出獲得的。只有像李老這樣,真心實意爲他人着想,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和影響他人,才能贏得人們的尊重和敬仰,成爲真正德高望重的人。
德高望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