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隴望蜀
成語拼音
- dé lǒng wàng shǔ
得隴望蜀成語解釋
- 隴: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典故出處
- 《後漢書·岑彭傳》:“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爲白。”
成語典故
- 東漢初年,隗囂(ao)割據隴地,公孫述割據蜀地,自立爲王,二人相互勾結,對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劉秀與大將岑彭率軍攻破天水(今屬甘肅省),岑彭又與偏將吳漢把隗囂包圍在西城。公孫述派兵來援救隗囂,駐紮在上邦(gui),光武又派蓋延、耿弁包圍之,自己回兵東歸。回到京都,劉秀給岑彭去信說:兩城若下,便可帶兵向南擊破蜀虜。人若不知足,即平隴,復望蜀。意思是平定隴後不應滿足,緊接南下平定蜀。後來既平隴,復望蜀就演變爲成語得隴望蜀,意思也變成形容得寸進尺,貪心不足了。既是褒義詞,又是貶義詞。
成語造句
- 他已經擁有了很多財富和地位,但依然不滿足,這種得隴望蜀的心態讓他不斷地追求更多。
成語故事
- 在東漢時期,天下紛爭不斷。光武帝劉秀經過多年的征戰,終於建立了東漢王朝。
當時,劉秀手下有一位重要的將領叫做岑彭。岑彭爲劉秀立下了赫赫戰功。
有一次,劉秀派遣岑彭去攻打隴地,也就是今天的甘肅一帶。岑彭率領大軍一路奮勇作戰,很快就攻克了隴地的許多城池。在取得一系列勝利之後,岑彭的軍隊士氣高昂。
然而,此時岑彭的目光卻不僅僅侷限於隴地。他看到了更遠的蜀地,也就是現在的四川地區。蜀地自古以來就是富饒之地,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岑彭心中萌生出了繼續進軍,奪取蜀地的想法。
劉秀得知了岑彭的心思後,寫信給岑彭說:“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爲白。”意思是說人總是不知足,已經平定了隴地,又想要去奪取蜀地。每次發動戰爭,頭髮鬍鬚都會變白啊。
但岑彭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想法。他積極籌備,準備向蜀地進軍。他帶領着軍隊克服了重重困難,與蜀地的敵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和險阻,但岑彭憑藉着他的智慧和勇氣,在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他一步步地朝着蜀地推進,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關鍵時刻,岑彭不幸被敵軍刺殺身亡。但他的進取精神和對勝利的渴望,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得隴望蜀”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它原本是形容人的貪心和不滿足,但後來也可以用來形容人有着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不斷追求更高目標的決心。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人都有着類似岑彭這樣的“得隴望蜀”精神,他們不滿足於現狀,不斷努力奮鬥,追求着更大的成就和輝煌。這種精神激勵着無數人勇往直前,去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
如今,“得隴望蜀”這個成語依然被廣泛使用,它提醒着人們要有遠大的目標和不斷進取的心態,同時也告誡人們要懂得知足,把握好分寸,不要過度貪婪。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借鑑這種精神,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但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價值觀。
得隴望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