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時度力

成語拼音

chuǎi shí duó lì

揣時度力成語解釋

揣度形勢,估量自己的能力。

典故出處

明·張居正《答上師相徐存齋書》不肖揣時度力,屢欲乞歸。”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面對複雜的局勢,我們要學會冷靜分析,像古人那般揣時度力,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明的年輕人,他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國家時常面臨着外敵的侵擾和內部的紛爭。 李明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對世事有着敏銳的洞察力。他深知在這樣的時代,想要有所作爲,必須要審時度勢,謹慎行事。 有一次,國家面臨着一場重大的危機。敵國率領大軍來襲,朝中大臣們對於如何應對爭論不休。有的主張立刻出兵迎戰,以顯示國家的威嚴;有的則認爲應該求和,避免戰爭帶來更大的損失。 李明經過深思熟慮後,向國王進言。他詳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形勢和實力,指出此時貿然出兵並非明智之舉,因爲對方兵強馬壯,而己方還未做好充分準備。同時,求和也並非長久之計,可能會讓國家陷入被動。他建議國王先採取一些拖延戰術,一方面積極籌備軍事力量,另一方面尋找機會與其他國家結盟,共同對抗敵國。 國王聽了李明的建議,雖然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決定採納。在李明的謀劃下,國家暫時避免了與敵國的直接衝突,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李明不斷奔走,努力促成與其他國家的聯盟。他揣時度力,根據不同國家的情況和利益,制定出相應的策略。有些國家一開始並不願意參與聯盟,但李明憑藉着他的智慧和口才,成功地說服了他們。 經過一番努力,聯盟終於形成。此時,國家的軍事力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於是,在時機成熟之際,李明帶領着聯盟軍隊與敵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由於準備充分,加上聯盟的力量,他們最終取得了勝利,成功地保衛了國家。而李明也因爲他的智慧和謀略,受到了國王和百姓的敬重。 在這個故事中,李明正是憑藉着揣時度力的能力,在複雜的局勢中做出了正確的決策。他沒有盲目跟風,也沒有衝動行事,而是冷靜地分析形勢,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策略。這種能力不僅在戰爭中至關重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樣重要。只有懂得揣時度力,我們才能在各種情況下做出明智的選擇,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正如古人云:“識時務者爲俊傑。”我們應當學習李明的這種精神,不斷提升自己揣時度力的能力,以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機遇。

揣時度力-成語圖片

揣時度力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