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拍馬
成語拼音
- chuī niú pāi mǎ
吹牛拍馬成語解釋
- 吹牛吹牛皮;拍馬拍馬屁。指愛說大話,喜歡自我吹噓和一味逢迎巴結別人的行爲。
典故出處
- 魯迅《僞自由書·後記》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種吹牛拍馬的精力……用到求實學一點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嗎?”
成語典故
- 簡直是一幫吹牛拍馬的壞蛋。★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
成語造句
- 他在工作中毫無真本事,只知道通過各種手段來討好上司,比如送禮、諂媚,完全就是吹牛拍馬之輩。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馬三的人,他頭腦靈活,但卻總想着走捷徑獲得成功。
馬三生活在一個繁華的城鎮,這裏商賈雲集,官場複雜。他一心渴望能在這個地方出人頭地,於是開始尋找各種機會。
有一次,城鎮裏來了一位權貴,這位權貴手握重權,很多人都想巴結他。馬三得知後,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當權貴出行時,馬三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他面前,對他阿諛奉承,竭盡所能地誇讚權貴的各種優點,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他也能說得天花亂墜。
不僅如此,馬三還學會了察言觀色,根據權貴的喜好來調整自己的言行。只要權貴稍有不悅之色,他立刻就會變着法兒地哄權貴開心,就像在拍權貴的馬屁一樣。
隨着時間的推移,馬三的這種行爲引起了一些正直人士的反感。他們認爲馬三這種行爲是不道德的,是在吹牛拍馬以謀求私利。然而,馬三並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堅信只要能得到權貴的青睞,自己就能飛黃騰達。
終於,權貴被馬三的殷勤和奉承所打動,給了他一個小小的官職。馬三欣喜若狂,覺得自己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從此,他更加變本加厲地進行吹牛拍馬的行爲,在官場中如魚得水。
但好景不長,這位權貴因爲貪污受賄被朝廷查處。而馬三作爲他的親信,也受到了牽連。人們紛紛指責馬三,說他靠吹牛拍馬得來的一切終究是虛幻的,不能長久。
馬三這才如夢初醒,後悔不已。他意識到自己這種不正當的行爲雖然能帶來一時的好處,但最終還是會給自己帶來災難。從此,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努力改正,試圖重新做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吹牛拍馬也許能在短期內獲得一些好處,但從長遠來看,這種行爲是不可取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真才實學,才能真正獲得成功和尊重。正如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應該依靠自己的實力和品德去追求自己的目標,而不是走歪門邪道。
吹牛拍馬-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