脣焦口燥
成語拼音
- chún jiāo kǒu zào
脣焦口燥成語解釋
- 焦乾。形容說話過多而口脣乾燥。
典故出處
- 唐·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沙漠中迷路了,走了很久都沒找到水源,此時的他已是脣焦口燥。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小村落,這裏的人們過着簡單而寧靜的生活。
村子裏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輕農夫,他勤勞善良,每天都在田地裏辛勤勞作。有一年,遭遇了嚴重的旱災,長時間沒有降雨,田地乾裂,莊稼枯萎,這讓村民們都陷入了困境。
李明看到大家面臨的艱難處境,心急如焚。他決定和其他村民一起去尋找水源,他們翻山越嶺,四處奔走,卻始終沒有找到可以解決問題的大量水源。
在尋找水源的過程中,李明和村民們頂着烈日,一路奔波,每個人都變得脣焦口燥。長時間的勞累和缺水讓他們疲憊不堪,但李明始終沒有放棄。他不斷鼓勵大家堅持下去,相信一定能找到水源。
終於,經過漫長而艱難的尋找,他們在一處偏遠的山谷中發現了一個小小的泉眼。雖然水量不大,但這已經讓大家看到了希望。李明帶領着村民們開始挖溝渠,想辦法把水引到村子裏的田地中。
在這個過程中,李明始終衝在最前面,他不辭辛勞,努力地挖掘着溝渠。由於長時間沒有喝水,他的嘴脣乾裂,口中乾燥無比,但他毫不在意,心中只想着儘快把水引到村子裏。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水終於成功地引到了田地裏,莊稼開始慢慢恢復生機。而李明和村民們也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好好地休息一下。
經過這次旱災,村子裏的人們更加懂得了團結和堅持的重要性。而李明也因爲他的勇敢和堅持,成爲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這個故事也一直流傳下來,提醒着人們在面對困難時,不要輕易放棄,要像李明一樣,即使脣焦口燥,也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能看到古人面對困境時的堅韌和智慧,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不屈不撓。就如同歷史上許多在艱難時刻堅守信念的人們一樣,他們的精神激勵着後人不斷前行。
脣焦口燥-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