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怒衝冠

成語拼音

fā nù chōng guàn

發怒衝冠成語解釋

形容極度憤怒。同“髮上衝冠”。

典故出處

《燕丹子》下卷:“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擊築,宗意和之。如壯聲則發怒衝冠,爲哀聲則士皆流涕。”

成語典故

公元前227年,秦國打敗趙國,迫近燕國。燕國太子丹請勇士荊軻去刺殺秦王。荊軻帶上秦王的仇人樊於期的人頭及督亢地地圖。太子丹把他送到易水河邊,高漸離爲荊軻奏樂,荊軻怒髮衝冠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成語造句

他聽到那個消息後,頓時氣得發怒衝冠,完全失去了理智。

成語故事

在遙遠的戰國時期,有一個名爲藺相如的人。他原本是趙國宦者令繆賢的門客。 當時,趙國得到了一塊絕世美玉——和氏璧,這消息不脛而走,傳到了秦國。秦昭王得知後,便心生貪念,派人送信給趙王,說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趙王深知秦國的虎狼之心,知道這是一個棘手的難題,若答應交換,怕秦國耍賴不給城池;若不答應,又擔心秦國藉機發兵攻打趙國。正在趙王左右爲難之際,繆賢推薦了藺相如。 藺相如肩負着趙國的期望,前往秦國。秦王在章臺宮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捧着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滿心歡喜,只顧把玩和氏璧,絕口不提城池之事。藺相如見狀,心中已然明白秦王並無誠意,他靈機一動,對秦王說:“這塊璧上有一個小瑕疵,讓我指給您看。”秦王便把和氏璧遞給藺相如,藺相如拿到和氏璧後,立刻後退幾步,靠着一根柱子站立,怒髮衝冠,他對秦王大聲斥責道:“大王您想要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貪婪,依仗自己的強大,想用空話來騙取和氏璧,所以都不建議趙王答應。但我認爲,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呢!而且因爲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這也是不應該的。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恭敬地將它呈獻給大王。可大王您卻在這樣的地方接見我,態度十分傲慢,拿到和氏璧後又只顧把玩,根本不提城池交換之事,這明顯是欺騙趙國。所以我現在要收回和氏璧,如果大王您要強逼我,我的頭就和這塊和氏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秦王害怕藺相如真的撞碎和氏璧,連忙道歉,並假意答應劃出城池。藺相如知道秦王只是敷衍,便提出要秦王齋戒五日並舉行盛大儀式才肯交出和氏璧。秦王無奈答應。 藺相如趁着秦王齋戒期間,派人悄悄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五日之後,秦王得知和氏璧已被送回趙國,雖然十分惱怒,但他也明白藺相如的勇敢和智慧,最終還是沒有爲難藺相如,讓他平安返回了趙國。 藺相如憑藉着自己的勇氣和智謀,成功維護了趙國的尊嚴和利益,他那怒髮衝冠的模樣,也永遠留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而“怒髮衝冠”這個成語,也一直流傳下來,形容人憤怒到極點的樣子。

發怒衝冠-成語圖片

發怒衝冠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