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憤圖強

成語拼音

fā fèn tú qiáng

發憤圖強成語解釋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典故出處

老舍《鼓書藝人》十七:“你越是發憤圖強,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你得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否則就一事無成。”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學生周遊列國講學,來到楚國葉邑,葉公沈諸梁接待了他,他對孔子不怎麼了解,就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一時不知怎麼回答他。孔子事後得知就對子路說以後就說:“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成語造句

他深知自己的不足,於是下定決心要發憤圖強,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實現心中的目標。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勾踐的人。他是越國的君主,然而,越國卻遭遇了一場巨大的災難。 當時,吳國實力強大,吳王夫差率領大軍攻打越國,越國戰敗,勾踐不得不向吳國求和。他帶着妻子和大臣們前往吳國,成爲了吳王的奴隸。在吳國的日子裏,勾踐受盡了屈辱和折磨,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國家和人民。 勾踐忍辱負重,在吳國默默忍受着一切。他每天辛勤勞作,做着各種低賤的工作,毫無怨言。吳王見他如此順從,漸漸對他放鬆了警惕。 然而,勾踐的心中一直燃燒着復仇的火焰。他在暗地裏不斷地思考着如何讓越國重新強大起來。他明白,只有發憤圖強,纔能有機會戰勝吳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開始了艱苦的復興之路。他以身作則,每天早起晚睡,努力處理國家事務。他鼓勵百姓們勤勞耕作,發展生產,讓越國的經濟逐漸復甦。 爲了提醒自己不忘在吳國所受的恥辱,勾踐特意在房間裏掛了一隻苦膽,每天喫飯前都要嘗一嘗。他以此激勵自己要不斷努力,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在勾踐的帶領下,越國上下一心,發憤圖強。經過多年的努力,越國的實力日益強大。終於,勾踐等到了復仇的機會。 他率領越國大軍再次與吳國交戰,這一次,越國軍隊勢如破竹,一舉擊敗了吳國。吳王夫差最終也落得了一個悲慘的下場。 勾踐憑藉着自己的發憤圖強,實現了越國的偉大復興,成爲了歷史上的一段傳奇。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遭遇多大的困難和挫折,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能夠發憤圖強,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如同《論語》中所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勾踐正是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才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習勾踐這種發憤圖強的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爲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拼搏。

發憤圖強-成語圖片

發憤圖強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