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接物
成語拼音
- dài rén jiē wù
待人接物成語解釋
- 物人物,人們。指跟別人往來接觸。
典故出處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士爲務。”明·陶宗儀《輟耕錄》卷五右二事可見前輩諸老謙恭退抑,汲引後進,待人接物者如此。”
成語典故
- 他對事能從各方面看,能有充分的諒解精神,因此他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合理的態度。★鄒韜奮《患難餘生記·流亡》
成語造句
- 在社交場合中,他總是能恰到好處地展現出謙遜和禮貌,無論是面對長輩還是晚輩,其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令人稱讚。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李明的年輕人。
李明生活在一個繁華的小鎮上,他的父親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商人,母親則是一位溫柔善良的婦人。李明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僅飽讀詩書,還懂得許多爲人處世的道理。
隨着年齡的增長,李明開始幫助父親打理家中的生意。在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李明始終保持着謙遜、溫和的態度。無論是面對富有的大客戶,還是面對普通的小商販,他都能一視同仁,以禮相待。
有一次,店裏來了一位穿着樸素的老人,他想要購買一些貨物,但是卻對價格有些猶豫。李明看出了老人的心思,他不僅耐心地給老人介紹了商品的特點和優勢,還主動給老人打了一個折扣。老人非常感激李明的熱情和真誠,從此成爲了店裏的常客。
還有一次,一位脾氣暴躁的顧客因爲對商品不滿意,在店裏大吵大鬧。其他店員都有些不知所措,但是李明卻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先是誠懇地向顧客道歉,然後仔細地詢問顧客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耐心的溝通,李明成功地化解了矛盾,讓顧客滿意地離開了。
李明的這種待人接物的方式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讚揚,店裏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他的父親看到他的成長和進步,感到非常欣慰。
李明明白,待人接物不僅僅是一種表面的行爲,更是一種內心的修養。他時常想起古代典籍中那些關於君子的描述,知道君子應該以仁愛之心對待他人,以禮貌和尊重與人交往。
在李明的影響下,店裏的其他店員也開始學習他的待人接物方式,整個店鋪充滿了和諧、友好的氛圍。而李明也憑藉着自己的優秀品質,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一起在這個小鎮上創造了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待人接物是一門重要的學問。我們應該像李明一樣,無論面對什麼樣的人,都能保持真誠、謙遜、溫和的態度,以良好的品德和素養與人交往,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暢。正如《論語》中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做到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爲他人着想,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從而更好地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