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斤估兩

成語拼音

diān jīn gū liǎng

掂斤估兩成語解釋

猶言掂斤播兩。

典故出處

《隋唐演義》第九六回一飯之恩,報以千金,豈是掂斤估兩的事?”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買東西的時候,他總是過於謹慎,對每一件商品都仔細打量,好像在掂斤估兩,生怕自己吃了虧。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商人,一個叫李甲,一個叫王乙。 李甲頭腦精明,善於算計,但爲人卻有些自私和狹隘。王乙則相對憨厚老實,做生意秉持着公平誠信的原則。 有一次,鎮上來了一批珍貴的貨物,李甲和王乙都看中了這個商機。兩人都想爭取到這批貨物的經營權。李甲爲了達到目的,在與供應商談判的時候,對貨物的價值進行了各種掂量和估算,想盡辦法壓低價格,並且在一些細節上故意模糊不清,試圖佔些便宜。他心裏一直在掂斤估兩,算計着怎樣才能讓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 而王乙則不同,他誠實地與供應商交流,認真評估貨物的真實價值,給出了一個合理的價格。供應商在與兩人接觸後,看出了李甲的精明算計和王乙的真誠實在。 最終,供應商選擇了與王乙合作。李甲得知後十分懊惱,他不明白自己如此精心的掂斤估兩,爲何卻輸了。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王乙因爲誠信經營,生意越做越大,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口碑。 而李甲卻因爲他的自私和掂斤估兩,漸漸失去了合作伙伴和顧客的信任。他的生意變得越來越冷清。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過度的算計反而害了自己。 正如《禮記》中所記載:“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做生意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公平和誠信。李甲在利益面前,只知道一味地掂斤估兩,卻忘記了做生意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情誼。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不能總是過於計較個人的得失,不能總是對事情進行掂斤估兩般的算計。過於算計往往會讓我們失去更重要的東西,比如真誠的友誼、他人的信任等。我們應該以真誠和善良的心去對待他人和生活,這樣才能收穫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就如同古人所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只有秉持着正確的價值觀,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暢和長遠。

掂斤估兩-成語圖片

掂斤估兩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