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梢折本

成語拼音

diān shāo shé běn

掂梢折本成語解釋

墊錢虧本。梢,錢的市語。

典故出處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休置俺這等掂梢折本的賠錢貨,則守恁那遠害全身的安樂窩。”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做生意要有眼光和策略,不然盲目跟風很可能會導致掂梢折本的結局。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商人叫李三。李三頭腦靈活,一直夢想着通過做生意發家致富。 有一次,李三聽聞遠方的一個城鎮有巨大的商機,那裏的某種貨物奇缺,價格飛漲。李三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他傾盡所有,籌集了一大筆資金,採購了大量的這種貨物,準備運往那個城鎮大賺一筆。 他滿懷期待地踏上了旅途,一路上歷經艱辛。然而,當他快要到達目的地時,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況。原來,這個城鎮突然涌入了一大批同樣的貨物,市場瞬間飽和,價格急劇下跌。李三頓時傻眼了,他沒想到自己精心策劃的生意會變成這樣。 無奈之下,他只能低價拋售自己的貨物,結果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把自己的本錢都賠了進去,真可謂是“掂梢折本”。李三欲哭無淚,他後悔自己沒有做好充分的調查和準備,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考慮到可能出現的風險。 就如歷史上的許多商人一樣,在面對巨大利益誘惑時,往往容易盲目行動。就像春秋時期的范蠡,他在經商過程中就極爲謹慎,懂得審時度勢,不盲目跟風。而李三卻沒有這樣的智慧和遠見,最終落得個悲慘的結局。 這次的失敗給了李三沉重的打擊,但他並沒有一蹶不振。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總結經驗教訓。他意識到,做生意不能只憑一時的衝動和貪婪,必須要有深入的瞭解和準確的判斷。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和學習,李三重新振作起來,他開始從小生意做起,每一次都謹慎地評估風險和機會。慢慢地,他又重新積累了財富,並且這一次他更加懂得如何去守護和運用自己的財富。 李三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口中的教訓,提醒着人們在追求財富和成功的道路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像他當初那樣“掂梢折本”,要懂得在利益面前保持理性和冷靜,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應對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在商海中穩步前行,實現自己的目標。

掂梢折本-成語圖片

掂梢折本

其他成語故事